2010年4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评估和督导)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有学者撰文指出:学校是教育的基层单位,因此学校就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所学校,给学校工作一个正确的导向,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但是,目前许多地方主管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方式,仍然沿用过去的、过时的、僵化的一套。

其一,看汇报材料。材料的汇报者——学校领导采用的战术往往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或者干脆就唱“空城计”。甭管做到做不到,一定写到,面面俱到。检查者也是心知肚明,不去戳破这层纸,乐观其成,你的成绩就是我的成绩,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种风气愈演愈烈,积习难改,积重难返。

其二,“突击”检查。检查内客冗长繁杂,能列出几页长的清单。每当接到检查的预备通知,校干、老师每人都得准备近十份的备查材料,天天像忙嫁一般,加班加点,可谓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人人疲于应付,个个苦不堪言。你突击检查,我就突击完成。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各种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

其三,抽测考试。这种抽测现在穿上了新的外表——“质量抽测”。但其质未改,其量未变,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有时语文抽测连作文都不列入其中,因为作文难以把握,不好操作。这样的考试方式,到底要把教育导向何方,可想而知。再者,这种方式也很难落到实处.因为考风不正.作弊成风。校与校之间的对换监考或轮换监考,演变成了相互帮忙,相互关照,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作弊的漏洞,出来的成绩已是注水多多。

这种种评价学校的方式,根本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一所学校的实际,严重阻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会把课程改革引入歧途。

你对该学者的观点有何看法?针对上述现象,你有何改进建议?

16

一般认为,英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开始于()。

  • A.1642年
  • B.1839年
  • C.1870年
  • D.1902年
18

在英国,中央一级的督导人员的称谓是()。

  • A.视导员
  • B.视学
  • C.督导员
  • D.督学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考核评估的内容是()。

  • A.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 B.教师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创新精神
  • C.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
  • D.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2

一般把对学校的督导称之为()。

  • A.宏观督导
  • B.微观督导
  • C.评估性督导
  • D.专项督导
23

第一印象影响评估,这是评估者的()。

  • A.顺序效应心理
  • B.晕轮心理
  • C.先入为主心理
  • D.类群心理
24

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这是被评者的()。

  • A.焦虑心理
  • B.自傲心理
  • C.防卫心理
  • D.应付心理
26

克拉斯沃尔、布卢姆等人于1964年完成了哪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 A.认知领域
  • B.情感领域
  • C.精神运动领域
  • D.动作技能领域
29

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只看升学率的高低,主要违背了设计指标体系的()。

  • A.一致性原则
  • B.独立性原则
  • C.完备性原则
  • D.可测性原则
31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制订计划”应属于()。

  • A.领会层次
  • B.应用层次
  • C.综合层次
  • D.评估层次
32

在理论上讲应该属于相对评估的教育评估活动是()。

  • A.自学考试
  • B.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 C.小学毕业考试
  • D.高考
33

关于教育测量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教育测量运动通过评估的数量化,彻底解决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精确评估的问题
  • B.笔试相对于口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通过纸笔的测验可以全面解决评价问题
  • C.由于笔试的种种不足,面试作为一种历史的进步可以全面取代笔试
  • D.教育测量运动在使教育评估走进客观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评估片面性的重大缺陷
34

提出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学者是()。

  • A.泰勒
  • B.斯塔弗尔比姆
  • C.斯克里芬
  • D.顾巴和林肯
37

在历史上首先在大学中采用笔试进行教育评估的是()。

  • A.美国的印第安大学
  • B.美国的斯坦福大学
  • C.英国的剑桥大学
  • D.美国的波士顿文法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