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管理原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张校长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就一直在同一所中学工作。他是教学骨干出身,而且为人开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在学校里人缘很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干得有声有色。一年前,他被提拔为学校的校长。担任校长后,张校长深信,校长要管理好学校,必须深入基层,多方了解实际情况。为此,他发挥自己优势,经常深入备课组、教研组和年级组,多方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这些时候,一些教师就会向他反映自己工作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要求。张校长觉得作为一校之长,就要随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于是,他经常当场就给教师一个明确的答复。很多时候,张校长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场景更像是一个现场办公会,而且气氛非常热烈。时间一长,教师们开始主动找张校长反映问题、提出要求,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有问题找校长”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对张校长更加敬重。

教师们认为张校长很务实,很有效率,没有领导架子。这样,张校长在教师中的威信更高了,他自己也觉得很自豪。可是,这样一来,学校中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却在逐渐发生变化:首先是工作不主动、不积极,凡事都等校长的指示;其次是在日常管理中对教师讨好的多了,批评的少了,总是把很多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推给校长,遇到矛盾都是请校长亲自出面解决。这样,张校长也变得越来越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和决策,他每天都被教师和中层干部提出的问题“牵着走”。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领导方式有问题,在深入基层时一不小心犯了越级指挥的错误。面对教师,他现场办公、随意评说、直接下结论,突出了个人的威信,却淡化了组织的层级管理,削弱了中层干部的权威,好心办了坏事。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张校长通过深入思考后,给自己深入基层立了两条规矩:第一,多听少说,凡事不在现场直接表态;第二,对教师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要认真记录,并在每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上提出来,和学校其他领导和中层干部共同商量后决定,最后的决定由该教师的直接上级传达下去。同时,张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就教师向上反映问题提出了3条规矩:第一,教师有问题,首先应该找自己的直接上级反映和解决;第二,教师反映的问题,学校中层干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权做出决策;第三,学校中层干部做出的决策要经过校长办公会的审议通过。

这样一来,学校中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对工作越来越负责,在教师中威信也提高了。同时,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强,学校整个管理越来越顺畅、有效。张校长自己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思考和探索学校宏观发展战略和长期发展上了,他觉得自己在领导方式上经历了一次飞跃。

问题:(1)请你对张校长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价,并予以说明。

(2)你认为教育领导效率评价对学校管理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3)要帮助张校长进一步提高领导效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4

具有垂直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等特点的德育管理方法是()

  • A.依法管理法
  • B.常规管理法
  • C.行政措施法
  • D.激发鼓励法
15

具有整体系统、自我管理、重视成果等管理方法特点的是()

  • A.激励管理
  • B.民主管理
  • C.目标管理
  • D.系统管理
17

房屋修缮费、业务费属于教育经费中的()

  • A.教育基本建设费
  • B.人员经费
  • C.公用经费
  • D.自筹经费
18

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 A.班级管理
  • B.个人管理
  • C.小组管理
  • D.学生会
23

教育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要注意反馈信息的()

  • A.广泛性
  • B.方向性
  • C.可靠性
  • D.准确性
24

认为领导是由权力、责任、服务三种要素所组成的统一体的领导学说是()

  • A.领导活动说
  • B.领导影响力说
  • C.领导要素说
  • D.领导效能说
25

在教育体制中,教育体制的载体是教育机构,教育体制的核心是()

  • A.教育规范
  • B.教育领导
  • C.教育理念
  • D.教育思想
26

教育行政工作实际上是()

  • A.以教育为中心
  • B.以教学为中心
  • C.以管理为中心
  • D.以信息处理为中心
27

从层次而言,国家对某一方面、某一层次教育做出的规范属于()

  • A.宏观规范
  • B.中观规范
  • C.微观规范
  • D.基础规范
28

生源预测、师资预测都可以看成为教育预测中的()

  • A.单对象预测
  • B.单一法预测
  • C.宏观预测
  • D.微观预测
29

在系统网络中,凡是时间没有缓和余地的活动就叫做()

  • A.超前活动
  • B.滞后活动
  • C.关键活动
  • D.动态活动
30

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史以来最进步的一种人事任用制度是()

  • A.委任制
  • B.考试录用制
  • C.选任制
  • D.聘任制
32

我国以法律形式将教育方针固定下来的教育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35

“教育管理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这句话()

  • A.是错误的,教育管理不应该追求效益
  • B.是对的,教育也是一种产业
  • C.是对的,符合教育管理的效益原理
  • D.对错难辨
37

20世纪中期以后,很多国家开始调整教育管理的职能,分权制国家加强国家直接管理教育的重要标志是()

  • A.英国较早成立的皇家督学团
  • B.法国于1975年通过的《哈比法案》
  • C.美国于1979年成立的中央一级的教育部
  • D.德国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