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委付
- 9
-
损失补偿原则
- 10
-
证券发行核准制
- 11
-
个人独资企业
- A.个人独资企业
- B.普通合伙企业
- C.有限合伙企业
- D.有限责任公司
- E.股份有限公司
- A.付款人成为第一债务人
- B.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成为确定的权利
- C.付款人由可能的付款人成为现实的付款人
- D.出票人和背书人可依法免于受到由于票据被拒绝承兑而引发的期前追索
- E.出票人和背书人不可依法免于受到由于票据被拒绝承兑而引发的期前追索
- A.公司章程
- B.股东会会议记录
- C.董事会会议决议
- D.财务会计报告
- E.公司会计原始凭证
- A.管理人为继续营业而借款的,可以为该借款设定担保
- B.债务人的出资人可以请求投资收益分配
- C.债务人合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该财产的权利人有权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取回.
- D.重整计划的利害关系人有权查阅管理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监督报告
- E.担保权人随时可以行使债务人特定财产的担保权
- A.海上拖船合同
- B.海难救助合同
- C.货物运输合同
- D.租船合同
- A.必须确有危及船货共同安全的危险存在
- B.作出的牺牲和费用必须是特殊的
- C.是有意识活动的结果
- D.为避免或减轻危险采取了措施
- A.个体工商户
- B.个人独资企业
- C.合伙企业
- D.有限责任公司
- E.股份有限公司
- A.一般有限责任公司
- B.股份有限公司
- C.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D.合伙企业
- A.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 B.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
- C.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 D.原保险和再保险
- A.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
- B.票据权利的行使以占有票据或持有票据为前提
- C.票据权利应当在法定期间行使,未在法定的期间行使丧失票据权利,也丧失民事权利
- D.票据权利应当在法定期间行使,未在法定的期间行使丧失票据权利,但不丧失民事权利
- A.质权设定,被背书人取得票据质权
- B.票据债务人对背书人的“人的抗辩”被切断
- C.票据债务人对被背书人的“人的抗辩”被切断
- D.权利证明
- A.30日
- B.40日
- C.50日
- D.60日
- A.公司发生亏损或损失
- B.公司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 C.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其持有的股份或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 D.公司总经理发生重大变化
- A.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 B.当事人之间基于买卖行为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 C.当事人之间基于票据行为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 D.当事人之间基于票据行为在票据上发生的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 A.质押合同签订时
- B.质押合同履行时
- C.质物移交质权人占有时
- D.质物办理登记时
- A.定金合同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订立
- B.定金合同是诺成性合同
- C.定金合同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 D.定金合同在执行时适用定金罚则
- A.2000万元
- B.3000万元
- C.5000万元
- D.2亿元
- A.买卖合同
- B.劳动合同
- C.收养合同
- D.监护合同
- A.抵押人所有
- B.抵押权人所有
- C.债务人所有
- D.拍卖行所有
- A.11月1日
- B.11月2日
- C.11月4日
- D.11月5日
- A.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时
- B.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时
- C.首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时
- D.破产重整计划开始执行时
- A.提出申请的债权人住所地法院
- B.债务人住所地法院
- C.债务人财产所在地法院
- D.债务支付纠纷所在地法院
- A.20人
- B.50人
- C.100人
- D.200人
- A.10%
- B.25%
- C.50%
- D.60%
- A.过三分之一
- B.过二分之一
- C.过三分之二
- D.全体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有限合伙企业由有限合伙人出资组成
- B.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出资组成
- C.有限合伙人可以选一个代表对外执行企业事务
- D.有限合伙人不能参与决定普通合伙人入伙
- A.具有独立的经营主体资格
- B.企业财产性质相同
- C.决策方式相同
- D.解散原因相同
- A.短时效制度
- B.有限责任制度
- C.重整制度
- D.平等交易制度
- A.强制主义
- B.公示主义
- C.外观主义
- D.严格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