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28. 支票截留
- 10
-
29. 网上保险
- 11
-
30. 双密钥机制
- 12
-
27. 电子货币
- 13
-
26. CPS
- A.补充性服务渠道
- B.虚拟分支机构
- C.独立的虚拟银行
- D.网上金融门户
- E.银行网站
- A.帮助银行舒解了银行处理支票的压力
- B.最大限度地提高支票的收集速度
- C.提供了比使用印章和手写签名更加安全可靠的防欺诈手段
- D.为顾客提供比信用卡支付系统更便捷的服务
- E.极大地降低了处理成本
- A.根证书
- B.二级CA证书
- C.三级CA证书
- D.普通用户证书
- E.交叉认证证书
- A.业务到业务
- B.业务到消费者
- C.信息传输
- D.信息发布
- E.商家到银行
- A.支票
- B.纸张贷记
- C.电子贷记
- D.信用卡
- E.卡基支付
- A.电子信息的交流
- B.金融信息的开发
- C.电子货币流
- D.完善的法律关系
- A.个人普通证书
- B.个人高级证书
- C.企业高级证书
- D.服务器站点证书
- A.信用卡的支付
- B.信用卡的清算
- C.信用卡的转账
- D.信用卡的授权
- A.1997年
- B.1998年
- C.1999年
- D.2000年
- A.可扩展性
- B.易用性
- C.互操作性
- D.支持多应用、多平台
- A.物理安全
- B.网络安全
- C.环境安全
- D.主机安全
- A.非否认协议
- B.数字签名
- C.双公钥机制
- D.双重签名
- A.网上客户与银行所订立的协议
- B.网上客户之间所订立的协议
- C.银行与银行之间所订立的协议
- D.法律条文
- A.电子钱夹
- B.电子现金
- C.电子支票
- D.银行卡支付系统
- A.金融客户
- B.金融业务
- C.网络信息
- D.金融信息
- A.1995年
- B.1996年
- C.1997年
- D.1999年
- A.耐特银行
- B.康普银行
- C.印第安那州第一网上银行
- D.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 A.客户的信用卡信息只能由银行解读
- B.客户的交易数据有可能因自己的计算机故障而丢失
- C.客户的信用卡信息存储在智能卡上
- D.客户信用卡信息的安全由银行负责
- A.加密强度高,密文很难破译
- B.保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
- C.算法较简单,运行效率高
- D.交换密钥安全可靠
- A.存放数字证书
- B.密钥生成
- C.保护私钥
- D.签名和背书
- A.支付服务系统
- B.支付清算系统
- C.清分轧差系统
- D.支付授权系统
- A.私钥丢失
- B.公钥丢失
- C.证书丢失
- D.证书超过有效期
- A.SSL
- B.SET
- C.POS
- D.ATM
- A.网络和网络技术
- B.网络和信息技术
- C.信息和信息技术
- D.网络和加密技术
- A.公用网络系统
- B.专用网络系统
- C.国际互联网络
- D.城市局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