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消费者权益
- 8
-
债券
- 9
-
早熟型消费
- 10
-
效用
- 11
-
消费者剩余
- A.个人消费
- B.自给性消费
- C.集体消费
- D.商品性消费
- E.公共消费
- A.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 B.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 C.刺激投资
- D.抑制投资
- E.增加政府支出
- A.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 B.较高的消费率
- C.较低的消费率
- D.消费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 E.较高的储蓄率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 B.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 C.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 D.20世纪70年代以后
- 16
-
教育投资的特点主要有()
- A.流动性高
- B.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
- C.时间上的间接性
- D.保值功能
- E.建立在信用基础上
- A.利率升降
- B.汇率涨跌
- C.项目决策失误
- D.购买力变化
- E.爆发战争
- 18
-
劳务商品化的条件是()
- A.第一产业发达
- B.第二产业发达
- C.第三产业发达
- D.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
- A.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
- B.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
- C.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
- D.时间价值的提高
- A.绝对贫困
- B.温饱
- C.小康
- D.富裕
- A.孩子教育支出
- B.社交活动支出
- C.旅游支出
- D.奢侈支出
- A.工业化初级阶段
- B.工业化加速期
- C.后工业化时期
- D.经济起飞时期
- 23
-
降低利率政策属于()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 B.扩张性货币政策
- C.紧缩性财政政策
- D.扩张性财政政策
- A.公开市场业务
- B.直接干预利率
- C.给予优惠利率
- D.采用市场利率
- A.同步型消费模式
- B.早熟型消费模式
- C.滞后型消费模式
- 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
- A.传统社会阶段
- B.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
- C.起飞阶段
- D.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 A.绝对收入假定
- B.相对收入假定
- C.持久收入假定
- D.生命周期理论
- A.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 B.减少储蓄,减少消费
- C.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 D.增加储蓄,增加消费
- A.1
- B.2
- C.4
- D.5
- A.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
- B.消费需求与总需求
- C.消费与经济增长
- D.宏观消费问题与微观消费问题
- A.遗产动机
- B.谨慎动机
- C.目标储蓄
- D.生命周期动机
- A.动产质押
- B.不动产抵押
- C.第三方保证
- D.不动产保险
- A.正常品
- B.必需品
- C.低档品
- D.奢侈品
- A.遗产动机
- B.谨慎动机
- C.目标储蓄
- D.生命周期储蓄
- A.企业
- B.政府
- C.社会组织
- D.个人和家庭
- A.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和收入
- B.品格、职业、资本、担保和环境条件
- C.品格、能力、职业、担保和环境条件
- D.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和环境条件
- A.向左上方倾斜
- B.向右上方倾斜
- C.平行于横轴
- D.平行于纵轴
- A.平行向外移动
- B.平行向内移动
- C.向右转动
- D.向左转动
- A.示范性
- B.习惯性
- C.不可逆性
- D.效用最大化
- A.马歇尔
- B.凯恩斯
- C.亚当·斯密
- D.魁奈
- 41
-
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 A.大于1
- B.小于1但大于0
- C.小于1
- D.等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