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1
-
法定存款准备金
- 12
-
存款保险制度
- 13
-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 A.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 B.依法监管原则
- C.“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 D.稳健运营与风险预防原则
- E.集中监管的原则
- A.币值稳定
- B.支付结算体系稳健高效运行
- C.社会稳定
- D.宏观金融体系运行良好
- E.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 A.客观性
- B.科学性
- C.合规性
- D.及时性
- E.保密性
- A.发行的银行
- B.银行的银行
- C.政府的银行
- D.服务职能
- E.监管职能
- A.扩张性货币政策
- B.积极的货币政策
- C.防御性的货币政策
- D.紧缩性货币政策
- E.均衡性货币政策
- A.证监会的成立
- B.保监会的成立
- C.银监会的成立
- D.中央银行成立
- A.最后贷款人职能
- B.发行的银行职能
- C.金融监管的职能
- D.政府的银行职能
- A.2005年7月
- B.2005年6月
- C.2006年5月
- D.2006年6月
- 22
-
金融统计的对象是()。
- A.金融机构的市场活动
- B.金融机构所从事的金融业务
- C.以货币和资金运动为核心的金融活动
- D.金融机构所在的金融市场
- A.流通中现金
- B.流通中现金+定期存款
- C.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
- D.M0+定期存款
- A.大额支付系统
- B.小额支付系统
- C.银行间支付系统
- D.跨国支付系统
- A.官方持有
- B.充分流动
- C.普遍可接受
- D.民间持有
- A.1999年2月1日
- B.1999年1月1日
- C.2000年2月1日
- D.2000年1月1日
- A.提供长期资金融通
- B.增加存款
- C.回笼资金
- D.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 A.保密原则
- B.垄断发行原则
- C.信用保证原则
- D.弹性原则
- A.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 B.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C.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 D.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 A.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 B.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C.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 D.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 A.数量化目标
- B.非数量化目标
- C.短期目标
- D.非原则性目标
- A.一般性货币政策
- B.紧缩性货币政策
- C.均衡性货币政策
- D.扩张性货币政策
- A.政府
- B.工商企业
- C.商业银行
- D.非银行金融机构
- A.发行的银行
- B.政府的银行
- C.银行的银行
- D.国家的银行
- A.美国
- B.巴西
- C.德国
- D.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A.2个分行
- B.9个分行
- C.20个分行
- D.333个分行
- A.英格兰银行
- B.阿姆斯特丹银行
- C.威尼斯银行
- D.瑞士国家银行
- A.北京成立
- B.石家庄成立
- C.西安成立
- D.郑州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