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财政学考前模拟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29. 我国财政监督法制建设严重滞后表现在

  • A.财政监督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 B.各级财政监督法规缺乏协调性
  • C.各级财政监督法规缺乏连贯性
  • D.财政监督执法的尺度偏松
  • E.财政监督执法手段偏软
13

28. 我国各级财政预算的建设性收入包括

  • A.国有资产收益
  • B.债务收入
  • C.利息收入
  • D.经常性预算转入的节余
  • E.税收收入
14

30. 当代经济学关于税收原则的理论,主要渊源于______的思想。

  • A.凯恩斯主义
  • B.福利经济学
  • C.德国历史学派
  • D.制度经济学
  • E.古典政治经济学
16

27. 公债的发行价格包括

  • A.拍卖方式
  • B.平价发行
  • C.折价发行
  • D.溢价发行
  • E.组合方式
17

24. 在税制中,税率的种类一般有

  • A.累加税率
  • B.比例税率
  • C.累进税率
  • D.累退税率
  • E.定额税率
18

23. 在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论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 A.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 B.财政支出梯度增长模型
  • C.财政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模型
  • D.财政支出均衡增长模型
  • E.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19

25. 政府收费的主要特征有

  • A.固定性
  • B.无偿性
  • C.有偿性
  • D.不确定性
  • E.非规范性
20

21. 购买性支出可以分为

  • A.消费性支出
  • B.投资性支出
  • C.预防性支出
  • D.不可控制性支出
  • E.可控制性支出
21

22. 以下属于特殊利益支出的是

  • A.行政管理支出
  • B.债务利息支出
  • C.教育支出
  • D.医药支出
  • E.企业补助支出
22

20. 旨在考察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状况的原则是

  • A.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
  • B.税收公平原则
  • C.税收成本原则
  • D.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23

19. 我国正式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在

  • A.1993年1月1日
  • B.1996年1月1 日
  • C.1994年1月1 日
  • D.1993年12月15 日
24

16. 下列选项中,与政府支出乘数成正向关系的是

  • A.政府调控水平
  • B.边际投资倾向
  • C.边际消费倾向
  • D.边际储蓄倾向
26

17.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标志是

  • A.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
  • B.物价的上涨
  • C.物价的持续上涨
  • D.货币贬值
27

15. 政府预算原则中,______是建立规范化、法制化政府预算的前提条件。

  • A.完整性原则
  • B.统一性原则
  • C.可靠性原则
  • D.公开性原则
28

14. 一国政府外债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 A.外债结构合理
  • B.外债规模合理
  • C.外债流动性合理
  • D.外债安全性合理
29

11. 我国通常所说的增值税基本税率是

  • A.17%
  • B.13%
  • C.15%
  • D.10%
30

12. 对于地方税体系中一些小税种或区域性很强的税种,其税收的管理权限应

  • A.完全归属中央
  • B.应由中央和地方共享
  • C.完全归属地方
  • D.归属个人
31

13. 公债的期限不同,其______有很大区别。

  • A.流动性程度
  • B.公信力程度
  • C.信誉水平
  • D.安全性程度
33

9. 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与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是

  • A.公债依存度
  • B.居民应债率
  • C.公债负担率
  • D.公债偿债率
34

8. 税种分类的最基本方式是

  • A.按照计税依据的不同分类
  • B.按照税负能否转嫁
  • C.按照课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分类
  • D.按照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的归属分类
35

6. 从微观的角度,就某一项目或方案的财政支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一般使用

  • A.机会成本分析法
  • B.最大收入选择法
  • C.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 D.最低费用选择法
36

7. 影响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价格因素
  • B.经济体制类型
  • C.收入分配政策
  • D.经济发展水平
37

5. 按照级次划分,地方支出是指

  • A.省级以下支出
  • B.省及省级以下支出
  • C.市及市级以下支出
  • D.县及县级以下支出
39

3. 负的外部效应又可称作

  • A.外部效益
  • B.外部成本
  • C.外部收益
  • D.影子效应
40

2. 财政可简称为

  • A.政府的收支活动
  • B.政府的资金活动
  • C.社会的收支活动
  • D.社会的资金活动
41

1. 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其受益范围之外,称为社会公共需要的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B.消费的非竞争性
  • C.受益的排他性
  • D.受益的非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