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32. 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 A.耕地占用税
- B.资源税
- C.城镇土地使用税
- D.土地增值税
- E.城市维护建设税
- 12
-
31. 外债
- A.竞争性出价
- B.财团包销
- C.中央银行包销
- D.收益拍卖
- E.价格拍卖
- A.促进市场竞争的需要
- B.资源配置方面的需要
- C.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需要
- D.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需要
- E.居民衣食住行的需要
- A.人员经费支
- B.国家权力机构支出
- C.行政机关支
- D.公检法机关支出
- E.外事机关支出
- A.财政监督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 B.各级财政监督法规缺乏协调性
- C.各级财政监督法规缺乏连贯性
- D.财政监督执法的尺度偏松
- E.财政监督执法手段偏软
- A.凯恩斯主义
- B.福利经济学
- C.德国历史学派
- D.制度经济学
- E.古典政治经济学
- A.利润上缴
- B.租金
- C.股息
- D.红利
- E.权益转让
- A.揭示财政稳定经济周期的关系
- B.研究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途径
- C.调节社会收入不平等
- D.揭示财政收支活动运行的规律
- E.构建财政收支活动管理的机制
- A.非规范性
- B.自愿性
- C.有偿性
- D.灵活性
- E.不确定性
- A.28
- B.24
- C.26
- D.30
- 22
-
21. 补助支出包括
- A.消耗性支
- B.利息支出
- C.社会保障支出
- D.财政补贴
- E.捐赠支出
- A.营业额
- B.销售额
- C.所得额
- D.增值额
- A.并不一定要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
- B.必须要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
- C.必须由政府委托生产
- D.不能由私人企业生产
- A.完全归属中央
- B.应由中央和地方共享
- C.完全归属地方
- D.归属个人
- A.成本型
- B.生产型
- C.收入型
- D.消费型
- A.边际消费倾
- B.政府支出能力
- C.边际投资倾向
- D.政府调控水平
- A.市场的排他性
- B.市场的专属性
- C.市场竞争
- D.市场失灵
- 29
-
14. 定额税率,也称
- A.定比税率
- B.固定税额
- C.累进税率
- D.累退税率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B.消费的非竞争性
- C.受益的排他性
- D.受益的非排他性
- A.10%
- B.19%
- C.17%
- D.13%
- A.成本过高
- B.价格过高
- C.竞争过度
- D.资源配置的失效
- A.3%
- B.4%
- C.5%
- D.6%
- A.社会团体
- B.社会公众
- C.政府财税部门
- D.立法机关颁布的有关法律
- A.通货膨胀严重
- B.国外资金较为充裕
- C.偿债能力较大
- D.国内资金不足
- A.全面纳税义务
- B.无限纳税义务
- C.有限纳税义务
- D.半有限纳税义务
- A.财团包销方式
- B.连续经销方式
- C.承受发行法
- D.出卖发行法
- A.特殊利益品
- B.资本品
- C.消费品
- D.公共品
- A.征收对象
- B.“三性”
- C.金额大小
- D.征收形式
- 40
-
1. 纳税人也称为
- A.征税主体
- B.纳税自然人
- C.纳税权利人
- D.纳税义务人
- A.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 B.消费的竞争性
- C.效用的可分割性
- D.受益的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