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财政学精选冲刺题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30. 当代经济学关于税收原则的理论,主要渊源于______的思想。

  • A.凯恩斯主义
  • B.福利经济学
  • C.德国历史学派
  • D.制度经济学
  • E.古典政治经济学
13

28.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中,一般有

  • A.财政支出的机会成本分析法
  • B.财政支出的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 C.最低费用选择法
  • D.最大收入选择法
  • E.支出约束选择法
15

25. 公债的付息方式有

  • A.抽签轮次偿还法
  • B.按期分次支付法
  • C.到期一次支付法
  • D.市场购销偿还法
  • E.以新替旧偿还法
16

26. 我国预算周期包括

  • A.政府预算的编制
  • B.政府预算的修改
  • C.政府预算的审批
  • D.政府预算的执行
  • E.政府决算
17

27. 在财政学的研究中,实证分析主要用于对______的分析。

  • A.财政制度的安排
  • B.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 C.财政收支活动
  • D.财政管理体制
  • E.财政机构的设置
18

23. 目前,我国大多数外债集中在_______债务上。

  • A.欧元
  • B.美元
  • C.日圆
  • D.港币
  • E.英镑
19

24. 在财政学的研究中,规范分析主要用于研究______等问题。

  • A.财政机构的设置
  • B.财政体制是否规范
  • C.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 D.如何对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进行改革
  • E.财政收支活动
20

21. 政府预算原则包括

  • A.完整性原则
  • B.统一性原则
  • C.可靠性原则
  • D.公开性原则
  • E.年度性原则
21

22. 在政府的收入中,公债的特点有

  • A.非规范性
  • B.自愿性
  • C.有偿性
  • D.灵活性
  • E.不确定性
22

20. 财政政策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的主要任务,在于减少或消灭

  • A.结构性失业
  • B.周期性失业
  • C.季节性失业
  • D.摩擦性失业
23

18.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最可靠的基本形式是

  • A.公债收入
  • B.税收收入
  • C.政府收费
  • D.国有资产收益
25

17. 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有偿收入主要是指

  • A.国有资产收益
  • B.税收收入
  • C.债务收入
  • D.政府收费
28

13. 正确处理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关系的原则是

  • A.微观效益优先于宏观效益
  • B.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同等并列
  • C.宏观效益服从于微观效益
  • D.微观效益服从于宏观效益
29

14.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

  • A.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 B.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 C.九级超率累进税率
  • D.五级超率累进税率
30

12. 发展中国家和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在政府财政支出中,______比重较大。

  • A.创造性支出
  • B.购买性支出
  • C.预防性支出
  • D.转移性支出
31

11. 以下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 A.减少政府支出
  • B.增加政府支出
  • C.减少政府税收
  • D.减税免税
32

10. 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从过去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尽善尽美的”转变为认识到其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方面难如人愿,是以______为契机。

  • A.一战后的世界经济萧条
  • B.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
  • C.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发生
  • D.20世纪初经济周期的反复
33

9. 物品或服务为某一或某些社会成员消费时,客观上便排除了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这称为

  • A.效用的排他性
  • B.消费的竞争性
  • C.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 D.受益的排他性
35

6. 税制构成的一项最基本要素是

  • A.征税主体
  • B.纳税人
  • C.课税对象
  • D.税率
36

7. 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负有

  • A.全面纳税义务
  • B.无限纳税义务
  • C.有限纳税义务
  • D.半有限纳税义务
37

4. 在购买性支出中,政府在从事______的活动。

  • A.价格转移
  • B.无偿转移
  • C.等价交换
  • D.单边支付
38

3. 根据税收公平原则,税收负担要和纳税人的相适应。

  • A.社会受益
  • B.社会贡献
  • C.纳税结构
  • D.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
40

1. 税收负担的最终承担者是

  • A.负税人
  • B.扣缴人
  • C.纳税义务人
  • D.征税主体
41

2. 税收公平原则中的公平,是相对于纳税人的来说的。

  • A.纳税结构
  • B.纳税金额
  • C.纳税条件
  • D.绝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