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财政学考前模拟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29. 逐步完善我国目前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措施有

  • A.明确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 B.选择适当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
  • C.合理控制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数量规模
  • D.采用科学方法确定政府间转移支付额
  • E.建立政府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13

30. 根据我国的分税制改革,目前以下属于地方税的是

  • A.关税
  • B.城镇土地使用税
  • C.耕地占用税
  • D.土地增值税
  • E.房产税
14

28. 跨年制预算年度具体包括的种类有

  • A.4月制
  • B.1月制
  • C.7月制
  • D.10月制
  • E.6月制
16

27. 目前,我国大多数外债集中在_______债务上。

  • A.欧元
  • B.美元
  • C.日圆
  • D.港币
  • E.英镑
17

25. 关税减免包括

  • A.一般减免
  • B.普通减免
  • C.法定减免
  • D.特定减免
  • E.临时减免
18

24. 在政府的收入中,有偿收入主要用于

  • A.满足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
  • B.满足国家国防经费支出
  • C.满足社会科学文教卫生经费支出
  • D.弥补财政赤字
  • E.弥补国家经济建设支出
19

21.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实证分析
  • B.规范分析
  • C.动态分析
  • D.静态分析
  • E.定性分析
20

23. 在政府的收入中,公债的特点有

  • A.非规范性
  • B.自愿性
  • C.有偿性
  • D.灵活性
  • E.不确定性
21

22. 以下属于预防性支出的是

  • A.国防支出
  • B.警察支出
  • C.法庭支出
  • D.政府行政部门支出
  • E.文教支出
22

20. 政府收取的使用费与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是

  • A.政府财政给予的补贴
  • B.有利于促进税务效率的部分
  • C.负担能力强的个人负担的部分
  • D.政府另外一种规费
24

18. 狭义的财政监督客体是指

  • A.各级政府财税部门
  • B.政府非财税部门
  • C.有关法律
  • D.国家立法机关
25

17. 以下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 A.减少政府支出
  • B.增加政府支出
  • C.减少政府税收
  • D.减税免税
26

14. 一般来说,一国举借外债的动因是______。

  • A.通货膨胀严重
  • B.国外资金较为充裕
  • C.偿债能力较大
  • D.国内资金不足
27

15. 目前,我国各级______具体负责政府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

  • A.政府
  • B.财政部门
  • C.审计部门
  • D.金融部门
29

12. 个人所得税的非居民纳税人承担______。

  • A.全面纳税义务
  • B.无限纳税义务
  • C.有限纳税义务
  • D.半有限纳税义务
30

13. 公债价格同其利息率成______变动关系。

  • A.反方向
  • B.同方向
  • C.正方向
  • D.反比例
31

11. 以下劳务应征增值税的是______。

  • A.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
  • B.销售不动产
  • C.交通运输业
  • D.建筑业
34

8. 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______。

  • A.征税主体
  • B.纳税人
  • C.课税对象
  • D.税率
35

7. 在税收的三性中,税收的______是税收本质的体现。

  • A.无偿性
  • B.统一性
  • C.强制性
  • D.固定性
36

5. 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私人消费需求
  • B.私人投资需求
  • C.政府购买性需求
  • D.政府投资性需求
37

6. 一般来说,国家财政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支出的

  • A.经济效益应该优先于社会效益
  • B.经济效益应该服从于社会效益
  • C.社会效益应该服从于经济效益
  • D.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
40

3. 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从过去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尽善尽美的”转变为认识到其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方面难如人愿,是以______为契机。

  • A.一战后的世界经济萧条
  • B.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
  • C.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发生
  • D.20世纪初经济周期的反复
41

1. 物品或服务为某一或某些社会成员消费时,客观上便排除了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这称为

  • A.效用的排他性
  • B.消费的竞争性
  • C.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 D.受益的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