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试论财政的职能。
- 8
-
财政直接监督
- 10
-
公债市场
- 11
-
消费型增值税
- A.外交事务划归地方管理
- B.地方协助征集兵员
- C.经济事务中央和地方分管
- D.文化教育事务中央和地方分管
- E.公安事务中央统管
- A.数字是否准确
- B.内容是否完整
- C.报送是否及时
- D.重点是否突出
- E.审批是否合规
- A.分割税额
- B.分割税率
- C.分割税种
- D.分割税制
- E.混合型
- A.依法监督
- B.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监督
- C.舆论工具为主
- D.依靠经济手段
- E.全方位监督
- A.化妆品
- B.鞭炮
- C.汽车轮胎
- D.空调器
- E.小汽车
- 17
-
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有()
- A.股息
- B.租金
- C.所得税
- D.利润上缴
- E.红利
- A.课税范围窄的税种容易转嫁
- B.商品的需求弹性小,前转的可能性大
- C.商品的供给弹性小,前转的可能性小
- D.所得课税不容易转嫁
- E.税收资本化是税收转嫁的一种方式
- A.经济建设支出
- B.社会文教支出
- C.国防支出
- D.行政管理支出
- E.社会福利支出
- A.宏观效益是实现微观效益的前提条件
- B.微观效益是实现宏观效益的现实途径
- C.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之间也存在矛盾
- D.个别项目的微观效益以整体宏观效益的实现为保证
- E.宏观效益具有主导决定作用
- A.购买性支出
- B.转移性支出
- C.预防性支出
- D.创造性支出
- E.特殊利益支出
- A.对于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的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税种划归地方
- B.将进出口关税划归地方
- C.将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划归中央
- D.将税源广流动性小的税种划归中央
- A.税收附加
- B.政府间转移支付
- C.累进税制
- D.税收转嫁
- A.俱乐部理论
- B.集权分权理论
- C.财政联邦主义
- D.公共选择理论
- A.《财政学》
- B.《国富论》
- C.《政治经济学原理》
- D.《财政联邦主义》
- A.事前监督
- B.事中监督
- C.事后监督
- D.专项监督
- A.它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 B.它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政府支出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 C.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
- D.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是不确定的
- 28
-
构成财政监督客体的是()
- A.监督效应
- B.监督对象
- C.监督机制
- D.监督过程
- A.长期外债占全部债务余额的20%
- B.长期外债占全部外债余额的20%
- C.短期外债占全部外债余额的20%
- D.短期外债占全部债务余额的20%
- A.到期一次偿还法
- B.分期逐步偿还法
- C.市场购销偿还法
- D.抽签轮次偿还法
- A.政府债券
- B.金融债券
- C.企业债券
- D.民间债券
- A.逆转
- B.顺转
- C.散转
- D.消转
- A.超额累进税率
- B.全额累进税率
- C.边际税率
- D.名义税率
- A.赋税人
- B.负税人
- C.扣缴义务人
- D.纳税人
- A.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B.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之比
- C.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
- D.财政收入与企业收入之比
- 36
-
国家征税凭借的权力是()
- A.财产所有权
- B.财产的处置权
- C.政治权力
- D.经济权力
- 37
-
“普雷斯特”法则是指()
- A.发达国家政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高许多
- B.发达国家政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低许多
- C.发达国家政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与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相同
- D.发达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与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相同
- 38
-
私人物品的特征有()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B.受益的非排他性
- C.消费的竞争性
- D.消费的非竞争性
- A.发行国债
- B.发放财政补贴
- C.发行地方债券
- D.加收滞纳金
- A.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 B.外部效应就是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 C.具有外部效应的商品或劳务只能是供给不足
- D.外部效应可以精确计量
- A.1640年
- B.1726年
- C.1840年
- D.18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