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全国自考《财政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财政收入中,政府凭借公共权力获得的收入包括

  • A.公债收入
  • B.公共收费收入
  • C.国有资产收益
  • D.政府性基金收入
  • E.税收
13

下列财政政策工具中,具有调节经济发展周期的自动稳定功能的有

  • A.累进所得税
  • B.社会保险税
  • C.公债
  • D.失业救济金
  • E.政府预算
14

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涵义表述正确的有

  • A.公平分配就是平均分配
  • B.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 C.公平分配是允许两极分化
  • D.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财政的主要职责之一
  • E.公平分配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15

下列哪些商品的税负容易转嫁

  • A.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
  • B.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
  • C.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
  • D.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
  • E.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商品
16

影响国防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有

  • A.一般的经济发展水平
  • B.国际局势的变化情况
  • C.国家主权管辖范围
  • D.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 E.国家财力的制约
17

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是

  • A.增收减支
  • B.向中央银行透支
  • C.发行公债
  • D.运用财政结余
18

为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收减支
  • B.减收增支
  • C.扩大公债规模
  • D.加大政府投资
19

我国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是

  • A.关税
  • B.中央企业上交的利润
  • C.城镇土地使用税
  • D.增值税
20

有关政府间转移支付表述错误的是

  • A.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范围只限于政府间
  • B.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政府的终极支出
  • C.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无偿的支出
  • D.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并非政府的终极支出
23

从政府还本付息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是

  • A.国债负担率
  • B.国民经济偿债率
  • C.财政偿债率
  • D.国债依存度
24

下列哪个不属于国债的特征

  • A.固定性
  • B.有偿性
  • C.灵活性
  • D.自愿性
25

使国际重复征税得以彻底免除的方法是

  • A.抵免法
  • B.免税法
  • C.低税法
  • D.扣除法
26

下列对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 B.税收的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保证
  • C.税收的无偿性特征是针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的
  • D.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的征收对象、范围、税率等永远固定不变
27

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价外税的是

  • A.消费税
  • B.关税
  • C.增值税
  • D.营业税
28

财政收入分类中,实用性较强且在我国财政统计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按财政收入的来源
  • B.按财政收入的形式
  • C.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
  • D.按财政收入的征收权力
29

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其涵义不包括

  • A.课税不产生任何额外负担
  • B.课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低
  • C.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最小
  • D.尽可能避免税收扭曲商品价格
30

财政收入中,国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而获获得的收入是

  • A.国有资产收益
  • B.债务收入
  • C.规费收入
  • D.税收收入
31

我国社会保险的内容不包括

  • A.疾病保险
  • B.养老保险
  • C.财产保险
  • D.生育保险
32

财政补贴属于

  • A.购买性支出
  • B.一般利益支出
  • C.转移性支出
  • D.投资性支出
33

对能源、通信、交通等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实行的定价方法是

  • A.市场定价法
  • B.最低费用选择法
  • C.“成本--效益”分析法
  • D.公共定价法
34

“瓦格纳法则”研究的对象是

  • A.财政收入规模
  • B.财政支出规模
  • C.财政收入结构
  • D.财政支出结构
35

有关公共物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B.纯粹公共物品的效用不可熊在消费者之闯进行分割
  • C.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特征使其供给存在市场失灵
  • D.公共物品应该由私人生产和市场提供
36

财政是

  • A.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 B.以私人物品为载体
  • C.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的
  • D.以企业和家庭为分配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