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全国自考《财政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 A.税收
  • B.政府预算
  • C.补贴
  • D.政府投资
  • E.公债
13

超额累进税率优于全额累进税率的原因包括()

  • A.超额累进税率符合受益原则,全额累进税率不符合受益原则
  • B.全额累进税率会带来“档次爬升”问题,超额累进税率不会
  • C.名义税率相同时,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程度低,税负轻
  • D.超额累进税率不会带来税负增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现象
  • E.超额累进税率符合横向和纵向公平原则,全额累进税率仅符合绝对公平原则
14

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

  • A.与财政支出规模成正比
  •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
  • C.公平与效率
  • D.与地区经济增长率相匹配
  • E.与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原则
15

下列属于行政管理支出的有()

  • A.教育支出
  • B.行政管理费
  • C.公检法支出
  • D.外交外事支出
  • E.体育事业支出
16

关于财政支出规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反映政府占有资源的数量
  • B.体现了财政职能的发挥程度
  • C.绝对量衡量指标是财政支出总额
  • D.大多数国家在总量上均呈递减趋势
  • E.用相对量指标分析最具价值
17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金融机构可贷款资金量减少
  • C.货币供应量增加
  • D.物价上涨
18

下列不属于相机抉择政策的描述是()

  • A.可以自动稳定
  • B.需要借助外力
  • C.国家有意识的干预经济
  • D.根据不同形势采取不同财政政策
20

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构是()

  • A.财政部
  • 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C.中国人民银行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核心是()

  • A.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
  • B.各单位在国库开设账户便于管理
  • C.财政收入直接收缴到各地方政府
  • D.央行直接管理国库现金
22

能够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是()

  • A.在国外发行的国债利率
  • B.地方债利率
  • C.政府信用状况
  • D.金融机构承销意愿
23

国债的含义是()

  • A.地方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形式
  • B.国家向联合国所借贷的贷款
  • C.国家向世界银行借贷的贷款
  • D.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形式
24

国债的代际负担是指()

  • A.国债销售代理机构的销售负担
  • B.因国债偿还期限长,债务负担转移给后代人
  • C.因政府未能按期偿还国债利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
  • D.承购国债的金融机构,将未能售出的国债自身承担的负担
25

对不容易找到替代品的商品课税,其税负转嫁的形式是()

  • A.由厂家向消费者顺转
  • B.消转
  • C.由零售商向批发商逆转
  • D.税收资本化
26

征收财产税的作用不包含()

  • A.增加财政收入
  • B.控制财富集中
  • C.促进土地和住房的合理、节约使用
  • D.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7

税收制度的组成可分类为()

  • A.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 B.中央税制和地方税制
  • C.重要税制和次要税制
  • D.直接税制和间接税制
28

某国物价平稳且财政收入增长率超过通货膨胀率,则名义财政收入规模和实际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为()

  • A.名义财政收入正增长,而实际为负增长
  • B.名义和实际财政收入均正增长
  • C.名义和实际财政收入均负增长
  • D.名义财政收入负增长,而实际为正增长
29

符合税收横向公平原则的是()

  • A.缴纳税额越多,受益越多
  • B.税负转嫁越容易,适用税率越低
  • C.纳税能力相同,则缴纳税额相同
  • D.纳税能力不同,则缴纳税额不同
30

在分税制下,财政收入可以按照税种划分为()

  • A.中央税、地方税、军区税
  • B.地方税、军区税、地方和军区共同税
  • C.国家税、省级税、县级税
  • D.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31

有关社会消费性财政支出描述错误的是()

  • A.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 B.保证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
  • C.保证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 D.促进文教科卫等公益性事业发展
32

政府投资的动机是追求()

  • A.财政收支平衡
  • B.稳定收益
  • C.社会效益
  • D.缩小贫富差距
33

瓦格纳定律分析的关系是()

  • A.社会福利和财政支出
  • B.人均收入和财政支出
  • C.物价水平和财政收入
  • D.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
34

促使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A.改革开放30年我国CPI指数上涨4倍
  • B.推进教育市场化
  • C.军备扩充的需要
  • D.突发的毁灭性自然灾害
35

混合产品的供给部门是()

  • A.政府部门
  • B.市场
  • C.社会成员
  • D.政府部门和市场均可
36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A.不完全竞争
  • B.信息不充分
  • C.理性偏好
  • D.外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