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全国自考《财政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基础设施的特点包括()

  • A.准公共产品的属性
  • B.自然垄断性
  • C.具有盈利性
  • D.回收慢、风险高
  • E.投资大、周期长
14

按照课税对象分类,我国现有税种分为()

  • A.商品课税
  • B.所得课税
  • C.资源课税
  • D.财产课税
  • E.行为课税
15

按编制的形式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

  • A.基数预算
  • B.绩效预算
  • C.单式预算
  • D.零基预算
  • E.复式预算
16

在经济衰退期,通常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
  • 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 C.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
  • D.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 A.资源配置职能
  • B.收入分配职能
  • C.经济发展职能
  • D.追求利益最大化
  • E.经济稳定职能
18

下列属于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是()

  • A.累进的所得税
  • B.政府投资
  • C.补贴
  • D.政府预算
19

关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 B.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确定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职权的根本制度
  • C.实行分税制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
  • D.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相分离
20

根据现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中央政府主要承担()

  • A.地方行政管理费
  • B.城市维护和建设费
  • C.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费
  • D.国家安全、外交、协调地区发展以及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
21

关于政府间转移支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政府的终极支出
  • B.有条件转移支付的资金可以挪作他用
  • C.配套补助属于有条件转移支付
  • D.“三奖一补”政策不属于政府间转移支付
23

关于我国财政预算,表述正确的是()

  • A.预算年度实行跨年制
  • B.预算收支与政府的实际收支一致
  • C.预算审批机关是国务院
  • D.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24

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属于()

  • A.支付发行法
  • B.强制摊派法
  • C.公募法
  • D.承受法
25

将国债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划分的标准是按照()

  • A.发行区域
  • B.发行的凭证
  • C.国债的计量单位
  • D.债券是否流通
26

税负转嫁的最基本方式是()

  • A.前转
  • B.后传
  • C.消转
  • D.税收资本化
27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一般有两个:一是受益原则,二是()

  • A.支付能力原则
  • B.文明原则
  • C.效率原则
  • D.法治原则
28

按照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A.工业
  • B.商业及服务业
  • C.交通运输业
  • D.农业
29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救济
  • B.社会公平
  • C.社会保险
  • D.社会福利
30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 A.公务员工资
  • B.价格补贴
  • C.公共工程投资
  • D.政府机构经费
31

BOT投资方式是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常用方式,它指的是()

  • A.经营、转让、建设
  • B.转让、建设、经营
  • C.建设、转让、经营
  • D.建设、经营、转让
32

对那些支出效果可以取得货币指标的投资性支出项目进行分析,最适合的分析方法是()

  • A.公共定价法
  • B.“成本—效益”分析法
  • C.最低费用选择法
  • D.比较法
33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要做到()

  • A.物价稳定
  • B.国际收支平衡
  • C.充分就业
  • D.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34

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分类标准是按照()

  • A.政府职能
  • B.经济性质
  • C.支出的具体用途
  • D.受益范围
35

经济学上用来说明居民收入状况的图形是()

  • A.洛伦茨曲线
  • B.生产可能性曲线
  • C.拉弗曲线
  • D.无差异曲线
36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有两种作用方式,其中,属于直接方式的是()

  • A.财政贴息
  • B.差别税收政策
  • C.财政投资支出
  • D.价格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