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步骤是()

  • A.设计评价方案
  • B.确定评价目的
  • C.实施评价方案
  • D.处理评价结果
2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 A.观察分析法、事件详录法和访谈法。
  • B.观察分析法、行为检核法和事件详录法
  • C.观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 D.情境观察法、事件详录法和访谈法
23

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中材料的数量多少和功能多寡的是()

  • A.简单——复杂
  • B.高活动量——低活动量
  • C.冷硬——柔和
  • D.干预——隐退
24

符合学前儿童心理环境创设要求的正确做法是()

  • A.教师及时制止儿童之间的争论
  • B.教师提醒儿童不要乱发表意见
  • C.在儿童科学探索遇到困难时,教师激励儿童继续探索
  • D.教师对儿童不合逻辑、幼稚可笑的推理给予批评并纠正
25

儿童用脚步测量两棵树的距离,这属于()

  • A.观察测量
  • B.非正式量具的测量
  • C.正式量具的测量
  • D.目测
26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 B.让儿童享受科学探索过程带来的乐趣
  • C.可以帮助儿童记忆一些科学术语
  • D.让儿童尽快地得到科学结论
27

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不变
  • C.活动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 D.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30

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教师提问设计是()

  • A.“这是什么颜色的?”
  • B.“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
  • C.“你喜不喜欢蝴蝶?”
  • D.“它叫什么?”
31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一石磨。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

  •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 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
  •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32

最适合学前儿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 A.颜色混合的现象
  • B.风的成因
  • C.物体振动和声音的关系
  • D.常见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34

关于儿童科学活动组织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
  • B.集体活动形式是最重要的儿童科学活动形式
  • C.要灵活地、综合地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 D.小组活动形式是最重要的儿童科学活动形式
35

某儿童在科学活动“玩水”中,发现积木漂在水面上,然后他就不停地将积木往下按,还自言自语地说:“下去!下去!”但是积木总是会漂在水面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儿童()

  • A.既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获得了科学探究的结果
  • B.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 C.既没有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 D.产生了科学探究的问题,但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
36

关于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技能是将信息系统化、概括化的能力
  • B.测量技能是加工已有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
  • C.思考技能是形成并验证结论的能力
  • D.表达技能是总结、传达或交流科学过程和结论的能力
37

儿童用脚踩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的技能属于()

  • A.测量技能
  • B.制作技能
  • C.实验技能
  • D.操作技能
38

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是()

  • A.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
  • B.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 C.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 D.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41

在儿童学科学诸要素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要素是()

  • A.探索态度
  • B.探索对象
  • C.探索过程
  • D.探索结果
42

关于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固定不变的正确解释
  • B.科学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 C.科学是正确、系统化的知识
  • D.科学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