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自考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 A.区别强化
  • B.固定比例强化
  • C.可变比例强化
  • D.连续强化
13

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

  •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 D.枪、刀、拳击袋、锤子
14

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 A.可行性原则
  • B.系统性原则
  • C.个别化原则
  •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15

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 B.追求一定的结果
  • C.追求快乐、娱乐
  • D.释放问题、放松
16

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

  •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0

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 A.稳定性
  • B.独创性
  • C.变通性
  • D.独立性
21

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 A.瑞文
  • B.桑代克
  • C.韦克斯勒
  • D.西索
22

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

  • A.认知学派
  •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 C.精神分析学派
  • D.环境压力理论
24

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
25

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 B.学习
  • C.压力
  •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26

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 A.语言缺乏
  •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 C.语言发展迟缓
  • D.语言发展中断
27

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清晰度障碍
  • B.流利障碍
  • C.语义障碍
  • D.音质障碍
28

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
  •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 C.共鸣异常
  • D.音调异常
29

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 A.分贝
  • B.分贝
  • C.分贝
  • D.分贝
31

视觉障碍儿童

  • A.兴趣不广泛
  • B.活泼
  • C.好动
  • D.爱提问
33

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