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4

不属于对程序因素调节技术的是()

  • A.动静交替
  • B.生熟交替
  • C.小步距设计灵活进退
  • D.角色进入及退出
25

发展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习惯和罄力的关键是()

  • A.安静倾听
  • B.及时对音乐作出反应
  • C.反复安静倾听
  • D.采用合适的参与方式.
26

系列韵律活动教学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中,不卑帮()

  • A.注意让儿童有更多创造性参与的机会
  • B.注意较晚地加入音乐的伴唱或伴奏
  • C.注意利用儿童的原有经验
  • D.注意使用好特定标志物
27

使打击乐器奏出的音响与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是指()

  • A.熟练地操作打击乐器的能力
  • B.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 C.良好的演奏技能
  • D.熟练地操作乐器和敏锐地感知音乐的能力
28

音乐作品各段落间对比比较鲜明、比较强调性质辨别的教学内容可采用()

  • A.从局部人手的设计
  • B.一一匹配的设计
  • C.层层累加曲设计
  • D.反复整体倾听的设计
29

在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的教学活动中,即兴创编的活动特点主要是()

  • A.幼儿在前,以幼儿的意见为主,教师提供完善机会或参考意见
  • B.教师的潜在意见为主导意见
  • C.教师与幼儿的意见各半
  • D.以教师的意见为主
30

在合作性的集体歌唱活动中,除了声音和感情的和谐默契以外,还要注意()

  • A.歌唱力度的和谐
  • B.音色的和谐
  • C.表演形式的和谐
  • D.音高的和谐
3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3岁前,儿童还没有形成要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一致的明确愿望
  • B.3岁末期,儿童还不能对音乐的段落和句子做出反应
  • C.3~4岁的儿童,已能够初步学会对音乐的段落和句子做出反应
  • D.4岁后,儿童已初步形成要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一致的明确愿望
35

属于音乐基本特征之一的是()

  • A.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 B.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 C.音乐是空同的艺术
  • D.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36

教师对小班幼儿的反馈语言一般是()

  • A.“他刚才……”
  • B.“你刚才……”
  • C.“你打算……”
  • D.“他打算……”
37

对人的精神世界直接产生影响的是音乐的()

  • A.政治功能
  • B.经济功能
  • C.教育功能
  • D.愉悦功能
38

对于小肌肉动作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小儿童来说,打击乐器演奏是()

  • A.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理想工具
  • B.表现创造能力的理想工具
  • C.最自然的音乐表达工具
  • D.培养个性的理想工具
39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的焦点是()

  • A.音乐惑的发展
  • B.音乐能力的发展
  • C.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 D.儿童的全面发展
40

在音乐活动中,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学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教师要向幼儿提供进行()

  • A.主动学习的机会
  • B.创造性学习的机会
  • C.表演活动的机会
  • D.自娱活动的机会
41

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目标和谐
  • B.内容和谐
  • C.环境和谐
  • D.儿童发展和谐
42

提出“引导创作法”的音乐教育家是()

  • A.铃木
  • B.柯达依
  • C.奥尔夫
  • D.达尔克洛兹
43

为了在教育过程中通过音乐作品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必须首先具备()

  • A.察觉音乐作品内含的教育价值的能力
  • B.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 C.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
  • D.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