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00392)自考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案例: 逛公园

活动班级:中班(30人)

活动时间:4月中旬

活动过程:

(1)出发指导语: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天气很暖和。今天我们一起去逛公园。走路和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儿童整队,走跑交替200米(过马路时慢跑,在人行道上走步)。

(2)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来到动物区了,大家一起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吧!”

老师和儿童一起模仿小鸟飞、小鸟吃食、小猴玩耍、大象走路和小兔跳跳等动作。

(3)建迷宫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科学宫,科学宫建筑得真漂亮。这里有许多彩棒,我们一起建一所迷宫,然后用跳的方法穿过迷宫吧。”

教师和儿童运用彩棒在地面上摆放出不同形状,并练习单、双脚跳跃动作。开始时 儿童可以一个人运用彩棒练习跳跃动作。约5分钟后,组织儿童自愿地向大家表演不同的跳跃方法,教师给予指导,指导的重点是落地要轻。然后,将儿童分成四组,每组儿童在一起运用彩棒摆出不同形状的迷宫,自由练习跳跃的各种动作。最后,大家用若干条长绳将四个迷宫连接起来,建成一座大迷宫。

(4)逛迷宫指导语:“小朋友们,大家共同建起一座漂亮的大迷宫,我们进去看看吧!”师生在用彩棒和长绳连起的大迷宫里选用不同的跳跃动作,自由地欢跳。

(5)返回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玩得很高兴,一起回幼儿园吧!”

试对以上体育活动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24

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最有效的途径是

  • A.课堂教学
  • B.家庭环境
  • C.体育活动
  • D.劳动锻炼
25

反映儿童身体运动时在单位时间的生理负荷的指标是

  • A.运动强度
  • B.运动密度
  • C.运动数量
  • D.运动质量
27

从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可看出其

  • A.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
  • B.适应能力水平
  • C.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 D.心理发育水平
28

在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周“适应——提高——再适应 一一再提高”的方法是遵循

  • A.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 B.适量性原则
  • C.循序渐进性原则
  • D.从实际出发原则
30

幼儿团体操的全操内容包括

  • A.徒手操、轻器械操
  • B.队形变化、造型
  • C.徒手操或轻器械操、队形变化和造型
  • D.徒手操、轻器械操和造型
32

体育活动后,学前儿童心率恢复接近常态水平所需要的时问,最好在

  • A.5分钟左右
  • B.10分钟左右
  • C.15分钟左右
  • D.20分钟左右
33

属于学前儿童生理机能发育测查指标的是

  • A.坐高
  • B.头圈
  • C.胸围
  • D.肺活量
34

动作(运动)技能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其中经过不断地练习,对动作的内在规律逐渐理解,也逐渐消除一些多余的、不协调的动作的过程属于

  • A.粗略掌握动作的阶段
  • B.改进和提高动作的阶段
  • C.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的阶段
  • D.动作自动化阶段
35

人的任何动作都是不同形式的

  • A.身体活动
  • B.肌肉活动
  • C.肢体活动
  • D.关节活动
36

徒手操与模仿操在基本动作上

  • A.区别很大
  • B.略有区别
  • C.完全相同
  • D.完全不相同
38

开展四散追逐跑活动可以发展的身体素质包括

  • A.力量、灵敏性和耐力素质
  • B.力量、速度和灵敏性
  • C.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
  • D.速度、灵敏性和耐力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