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关于听觉障碍的语言矫治,其主要对象为学前儿童听力损伤程度在()

  • A.90分贝以下
  • B.90~100分贝
  • C.100~110分贝
  • D.110~130分贝
14

在影响学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中,关键因素是()

  • A.认知发展水平
  • B.模仿
  • C.语言环境
  • D.情感动机
15

文学作品对幼儿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

  • A.直接的
  • B.不存在的
  • C.明显的
  • D.潜移默化的
17

关于幼儿园文学活动帮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方面,正确的描述是()

  • A.在上下文中理解和学习词汇
  • B.倾听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
  • C.提高幼儿的“语言结构敏感性”
  • D.帮助幼儿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
18

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整体表演型、分段表演型和()

  • A.角色活动型
  • B.集体表演型
  • C.师幼共同表演型
  • D.分组表演型
19

关于培养幼儿在集体场合下自然大方地讲话的具体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儿要勇于在许多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
  • B.乐于跟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
  • C.幼儿要敢于不分场合地大声谈话
  • D.幼儿要用与平时讲话相同的音量和正常的语调、节奏
20

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

  • A.具体的特点
  • B.抽象的特点
  • C.交往的特点
  • D.直接的特点
21

幼儿园讲述活动主要促进幼儿()

  • A.交流语言的发展
  • B.书面语言的发展
  • C.文学语言的发展
  • D.独自语言的发展
22

在“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谈话活动环节中,恰当的组织原则是()

  • A.教师立刻纠正幼儿说话用词造句的错误
  • B.教师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
  • C.幼儿进入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时,教师丝毫不能干预其中
  • D.在交谈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要给幼儿“动作”的机会
23

为了使语言教育内容能够真正体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教师应该遵循的原  则有:根据语言教育目标选择内容、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以及()

  • A.根据获取的方便程度选择内容
  • B.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
  • C.根据当下流行的话题选择内容
  • D.在幼儿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24

在安排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活动时,适宜的教师行为是()

  • A.与幼儿交流时始终保持教师的权威地位
  • B.让幼儿体验因争执而不能解决问题的失败感
  • C.用言语指出幼儿谈话的不足
  • D.提供信息时不考虑幼儿是否能够理解
25

通常日常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包括()

  • A.听一听、玩一玩和说一说
  • B.听一听、玩一玩和背一背
  • C.说一说、读一读和背一背
  • D.玩一玩、说一说和背一背
26

体现“语言教育要适合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做法是()

  • A.根据大部分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制定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 B.根据全国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确定语言教育计划
  • C.根据个别幼儿语言发展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语言教育方案
  • D.以国家幼儿教育纲领文件中教育的目标作为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
2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

  • A.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 B.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 C.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 D.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29

关于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正确的描述是()

  • A.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B.提供幼儿有限的操作语言的机会
  • C.通过单一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 D.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30

儿童学习说话时必须掌握的能力有()

  • A.语音、词法和语段
  • B.语音、词汇和语段
  • C.语音、词法和句法
  • D.短语、词法和句法
31

布伦姆等提出,儿童语言内容的发展由几方面的习得所组成,即()

  • A.物体本身、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社会关系准则
  • B.物体本身、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相互关系方式
  • C.物体分类、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社会关系准则
  • D.物体分类、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相互关系方式
35

“儿童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此观点属于()

  • A.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 B.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C.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D.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36

强调“冒险”和“错误使用”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教育观是()

  • A.完整语言教育观
  • B.整合教育观
  • C.活动教育观
  • D.传统语言教育观
37

关于语用技能,属于其心理预备能力的是()

  • A.对实际交际情景变化的敏感性
  • B.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
  • C.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 D.对相关交际内容知识的组织能力
38

“儿童的语言是主体与环境中的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出自()

  • A.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 B.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C.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D.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39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句子的理解()

  • A.早于句子的产生
  • B.晚于句子的产生
  • C.同步于句子的产生
  • D.无关于句子的产生
41

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A.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和单音发声
  • B.音节发声、单音发声和前词语发声
  • C.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和音节发声
  • D.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