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经历了( )

  • A.对应
  • B.口头数数
  • C.按物计数
  • D.说出总数
  • E.按数取物
10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是( )

  • A.认识圆形
  • B.认识正方形
  • C.认识长方形
  • D.认椭圆形
  • E.认识梯形
1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是( )

  • A.确定评价目标
  • B.确定评价人员
  • C.设计评价方案
  • D.实施评价方案
  • E.处理评价结果
12

以下属于小班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是( )

  • A.认识 “1”和“许多”及其关系
  • B.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 C.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 D.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
  • E.认识10以内的数字
13

学前儿童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应考虑的要素有( )

  • A.目标
  • B.材料
  • C.规则
  • D.形式
  • E.指导和评价
14

学前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

  • A.客观对象
  • B.空间距离
  • C.自己的身体
  • D.知识掌握
1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以儿童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是( )

  • A.学前儿童课程评价
  • B.学前儿童发展状况评价
  • C.相对性评价
  • D.绝对性评价
17

与儿童对时间的理解密切相关的是他们的( )

  • A.生活经验
  • B.时间认知
  • C.时间知识
  • D.时间概念
18

在幼儿园进行的测量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 A.自然测量
  • B.标准测量
  • C.精确测量
  • D.简易测量
19

幼儿对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主要与幼儿的( )

  • A.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
  • B.知识及教育训练相关
  • C.生活经验及教育训练相关
  • D.知识及思维发展水平相关
20

数的分解与组成能力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儿童( )

  • A.数概念的形成
  • B.概念水平的数运算
  • C.运算能力的发展
  • D.部分与整体的认识
22

幼儿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的加减运算是( )

  • A.操作水平的加减
  • B.动作水平的加减
  • C.表象水平的加减
  • D.概念水平的加减
25

儿童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的标志是( )

  • A.口头数数
  • B.按物点数
  • C.说出总数
  • D.按数取物
26

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和建立,有赖于对( )

  • A.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 B.等量关系的
  • C.包含关系的理解
  • D.序列化关系的理解
27

观察、演示、示范、范例、现代化教学手段等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 A.直观的方法
  • B.练习的方法
  • C.口语的方法
  • D.实践的方法
28

使两个不同的动作一一对应,在计数活动中口念数词和手点实物的动作是( )

  • A.加法性协调
  • B.顺序性协调
  • C.操作性协调
  • D.对应性协调
29

数理逻辑知识的获得涉及到对客体的动作,即由儿童对物体的( )

  • A.行动而建构的
  • B.知识而建构的
  • C.应用而建构的
  • D.感知而建构的
30

儿童持续不变的等量的逻辑观念是( )

  • A.守恒的观念
  • B.等量的观念
  • C.对应的观念
  • D.序列的观念
31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着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 A.结构关系
  • B.数量关系
  • C.逻辑关系
  • D.顺序关系
34

有人说,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 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

  • A.从数学知识的应用到数学知识的掌握
  • B.从外部的动作逐渐内化于头脑中的
  • C.从数学操作活动到数学知识的获得
  • D.从知识到概念
35

幼儿学习的目的是( )

  • A.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 B.为进人小学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 C.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 D.进行一定的科学探索
36

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 )

  • A.数学知识
  • B.数学能力
  • C.数学素养
  • D.数学认知
37

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具体的( )

  • A.数学知识的兴趣
  • B.数学游戏的兴趣
  • C.数学学习的兴趣
  • D.数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