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分类活动的意义在于( )

  • A.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并形成关于具体物体的集合概念
  • B.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 C.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 D.能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 E.能促进团体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9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

  • A.操作法
  • B.演示法
  • C.讲解法
  • D.游戏法
  • E.观察、比较法
11

学前儿童常进行的排序活动有( )

  • A.按规则排序
  • B.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 C.按数量和数排序
  • D.按空间形态排序
  • E.按时间顺序排序
12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经历了( )

  • A.动作水平的加减
  • B.表象水平的加减
  • C.概念水平的加减
  • D.逻辑水平的加减
  • E.运算水平的加减
1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有( )

  • A.观察法
  • B.测试法
  • C.临床法
  • D.作业分析法
  • E.问卷调查法
16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是( )

  • 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过程的终点
  • B.表示教育活动的结束
  • C.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D.指对儿童进行的各种测量
18

下列关于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

  • 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
  • B.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 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
  • 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
19

要求幼儿将黑色的、系带子的鞋放在一起。这种分类活动称为( )

  • A.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 B.多角度分类
  • C.按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分类
  • D.层级分类
20

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有( )

  • A.加小数比减大数难
  • B.加大数比减小数容易
  • C.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 D.理解与掌握算式题比应用题容易
21

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开始于( )

  • A.对自然数的认识
  • B.口头数数
  • C.对数的实际操作
  • D.对集合笼统的感知
22

幼儿计数能力发展顺序是( )

  • A.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 B.口头数数——按数取物——按物计数——说出总数
  • C.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
  • D.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25

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全班幼儿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是( )

  • A.集体活动形式
  • B.分组活动形式
  • C.个别活动形式
  • D.自主活动形式
29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儿童掌握数学知识只是发展的表面现象,关键在于其( )

  • A.个性品质是否得到发展
  • B.思维结构是否得到发展
  • C.操作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 D.活动水平是否得到发展
30

儿童在形成数学概念时,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 )

  • A.概括水平的过程
  • B.抽象水平的过程
  • C.知识水平的过程
  • D.巩固水平的过程
31

儿童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具体的( )

  • A.直觉进行的
  • B.表象进行的
  • C.知识进行的
  • D.动作进行的
32

儿童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 )

  • A.3岁半(小班中期)
  • B.4岁(小班后期)
  • C.4岁半(中班中期)
  • D.5岁(中班后期)
33

整个幼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类型是( )

  • A.直觉行动思维
  • B.具体形象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理论认识思维
34

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主要表现为对( )

  • A.具体数学活动的兴趣
  • B.数学操作材料的兴趣
  • C.数学活动结果的兴趣
  • D.数学活动评价的兴趣
35

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 )

  • A.数学素养
  • B.文化素养
  • C.人文素养
  • D.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