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量的守恒包括( )

  • A.长度守恒
  • B.面积守恒
  • C.容积守恒
  • D.体积守恒
  • E.数的守恒
11

各年龄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 )

  • A.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 B.运用教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
  • C.引导儿童感知10以内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 D.引导儿童感知和认识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 E.在10以内基数教学中,重视守恒观念的渗透
12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主要有( )

  • A.守恒能力
  • B.辨识能力
  • C.一一对应观念
  • D.序列观念
  • E.类包含观念
1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包括( )

  • 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 B.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 C.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 D.儿童能力发展目标
  • E.儿童掌握数学知识目标
14

幼儿园数学教学可以存在不同的形式,包括( )

  • A.上课
  • B.语言指导
  • C.提供操作材料
  • D.鼓励自学
  • E.创设学习环境
15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儿童数学概念及( )

  • A.思维能力的发展
  • B.语言能力的发展
  • C.数学能力的发展
  • D.计算能力的发展
16

通过和儿童谈话来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测试法
  • C.临床法
  • D.作业分析法
18

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

  • A.自己的身体
  • B.自己的动作
  • C.其他物体
  • D.其他人
19

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

  • A.粗细
  • B.高矮
  • C.轻重
  • D.大小
26

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 )

  • A.教师讲解示范
  • 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
  • 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 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  1
27

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 )

  • A.口头数数
  • B.说出总数
  • C.按物计数
  • D.按数取物  1
28

儿童己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 )

  • A.2~3岁
  • B.3~4岁
  • C.4~5岁
  • D.5~6岁
29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

  • A.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 B.学习概括物体(或蚓形)的两个特征
  • C.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 D.学习并学握“分成”、“分开”等词语
31

活动区、角数学活动的选择和进行的主体是( )

  • A.教师
  • B.幼儿
  • C.家长
  • D.保教人员
32

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 )

  • A.演示法
  • B.讲解法
  • C.游戏法
  • D.操作法
34

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  是( )

  • A.从抽象到具体
  • B.从同化到顺应
  •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 D.从不自觉到自觉
35

儿童思维的逻辑建构始于( )

  • A.教学
  • B.游戏
  • C.动作
  • D.生活
36

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 )

  • A.教育基本内容
  • B.儿童身心发展
  • C.数学教育内容
  • D.社会发展要求
38

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 )

  • A.培养儿童基本数学素养
  • B.获取丰富数学经验
  • C.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 D.养成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