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以下选项中,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 )

  • A.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不同”、“相同”等等
  • B.学习按物体的数虽进行分类
  • C.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 D.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 E.学习并掌握有关的词语,“分成”、“分开”、“合起来”
11

学前儿童的排序活动可分为 ( )

  • A.按规则排序
  • B.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 C.按数量和数排序
  • D.按差异排序
  • E.按面积与体积排序
1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有 ( )

  • A.操作法
  • B.演示、讲解法
  • C.游戏法
  • D.发现法
  • E.观察、比较法
13

儿童的活动过程就是和环境之间的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 )

  • A.和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
  • B.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 C.和同伴的相互作用
  • D.和数学知识的相互作用
  • E.和活动场所的相互作用
14

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主要依据有 ( )

  • A.教育目的
  • B.教师
  • C.儿童
  • D.社会
  • E.学科
15

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 ( )

  • A.教学活动
  • B.智力发展
  • C.游戏活动
  • D.生活经验
16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 ( )

  • A.确定评价目的
  • B.设计评价方案
  • C.收集评价资料
  • D.处理评价结果
18

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 ( )

  • A.学前班
  • B.大班
  • C.中班
  • D.小班
19

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 ( )

  • A.自身为中心
  • B.参照物为中心
  • C.天地为中心
  • D.方向为中心
20

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  其目的在于 ( )

  • A.对图形进行比较
  • B.渗透图形守恒教育
  • 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1

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是 ( )

  • A.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 B.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 C.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 D.球体—圆柱体—长方体一正方体
23

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 ( )

  • A.算式题
  • B.实物加减
  • C.口述应用题
  • D.数的组成
24

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 ( )

  • A.自编应用题
  • B.教师口述应用题
  • C.日常生活情境
  • D.游戏形式
25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

  • A.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
  • 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 C.按物计数一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 D.按物计数一口头数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26

以下选项中,属于大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 ( )

  • A.会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5以内)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 B.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 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倒数的有关事例
  • D.认识阿拉伯数字l~10
27

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 ( )

  • A.教师讲解、示范
  • 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
  • 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 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
28

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 ( )

  • A.层级分类
  • B.多重分类
  • C.多角度分类
  • 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
29

幼儿能够进行多角度(多重)分类的年龄为 ( )

  • A.2~3岁
  • B.3~4岁
  • C.4~5岁
  • D.5~6岁
33

从任何一个角度提出数学教育目标,其归宿都需落实到 ( )

  • A.教学活动
  • B.教师观念
  • C.儿童发展
  • D.社会进步
34

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

  • A.数量关系
  • B.数学概念
  • C.数学方法
  • D.数学知识
35

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 ( )

  • A.小班前期
  • B.小班中期
  • C.中班前期
  • D.中班后期
36

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始于 ( )

  • A.动作
  • B.教学
  • C.游戏
  • D.生活
38

数学所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 ( )

  • A.数量特征
  • B.本质属性
  • C.相互关系
  • D.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