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角色扮演法
- 9
-
发展适宜性
- 10
-
常规
- 11
-
儿童的发展
- 12
-
人的个体社会化
- A.自然后果的惩罚
- B.剥夺性惩罚
- C.生理性惩罚
- D.体罚
- A.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 B.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 C.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 D.家庭交往的密切性
- A.游戏
- B.学习
- C.工作
- D.生活
- A.巡回辅导班
- B.游戏点
- C.家庭辅导站
- D.流动幼儿园
- A.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 B.伙伴关系
-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 D.合同关系
- A.分不清事实与想像而说谎
- B.模仿式的说谎
- C.掩盖式的说谎
- D.夸耀式的说谎
- A.《幼儿园管理条例》
- B.《幼儿园工作规程》
- 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A.综合性原则
- B.发展适宜性原则
- C.启蒙性原则
- D.活动性原则
- A.角色游戏
- B.表演游戏
- C.结构游戏
- D.体育游戏
- 22
-
提出多层智力观的人是()
- A.霍华德·加德纳
- B.皮亚杰
- C.戈尔曼
- D.夸美纽斯
- A.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 B.纯真美好
- C.精神生产性
- D.多重角色
- A.蒙台梭利
- B.杜威
- C.陶行知
- D.福禄贝尔
- A.观察法
- B.示范法
- C.演示法
- D.讨论法
- A.直觉行动思维
- B.具体形象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形式运算思维
- A.幼儿园
- B.托儿所
- C.学前班
- D.家长学校
- A.陶行知
- B.张雪门
- C.周作人
- D.陈鹤琴
- A.1990年
- B.1992年
- C.l994年
- D.1998年
- 30
-
社区教育起源于()
- A.英国
- B.丹麦
- C.美国
- D.日本
- A.幼儿园
- B.保育学校
- C.儿童之家
- D.日托中心
- A.皮亚杰
- B.维果茨基
- C.杜威
- D.蒙台梭利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柏拉图
- D.陶行知
- A.积木
- B.七巧板
- C.恩物
- D.魔方
- A.“白板说”
- B.“教育万能论”
- C.“成熟势力学说”
- D.“生态系统理论”
- 36
-
卢梭提出的教育方法是()
- A.演示法
- B.游戏法
- C.循序渐进法
- D.自然后果法
- A.智力发展
- B.爱智
- C.道德完善
- D.强健身体
- A.洛克
- B.华生
- C.皮亚杰
- D.格塞尔
- A.孟子
- B.荀子
- C.孔子
- D.老子
- 40
-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结构现代化
- B.教育观念现代化
- C.教育制度现代化
- D.教育方法现代化
- 41
-
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B.促进知识的传播
- C.促进社会发展
- D.促进个体社会化
- A.教育内容
- B.教育手段
- C.教育方式
- D.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