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4月自考(学前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5岁以后,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步发展,开始发展起()

  • A.独自游戏
  • B.平行游戏
  • C.联合性游戏
  • D.合作性游戏
14

学前期儿童的能力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类型差异,即出现了()

  • A.操作能力的萌芽
  • B.模仿能力的萌芽
  • C.主导能力的萌芽
  • D.认识能力的萌芽
16

怕生一般出现在()

  • A.3个月左右
  • B.4个月左右
  • C.6个月左右
  • D.8个月左右
18

孩子拼好图后,惊讶地说:“我拼的是一个男孩在骑马”,这说明在该阶段()

  • A.语言和动作毫无关系
  • B.语言是行动的总结
  • C.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 D.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19

儿童表情能力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表情手段和()

  • A.辨识表情手段
  • B.运用表情手段
  • C.控制表情手段
  • D.识别表情手段
20

幼儿语法意识的明显出现是从()

  • A.3岁开始
  • B.4岁开始
  • C.5岁开始
  • D.6岁开始
22

幼小儿童讲故事时乍看起来有声有色,实际上毫无内容,但讲故事的仍然津津乐道,听故事的也津津有味,这说明幼儿()

  • A.想像没有预定目的
  • B.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 C.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24

儿童最先辨认的几何图形是()

  • A.圆形
  • B.三角形
  • C.正方形
  • D.长方形
25

提出“什么东西变了”可以引导幼儿有意地寻找目标,这反映的是()

  • A.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 B.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 C.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发展起来的
  • D.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2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 B.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
  • C.测验法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 D.儿童的作品就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研究者不需要了解儿童的创造过程
27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 A.无条件反射
  • B.条件反射
  • C.视觉和听觉的集中
  • D.手眼协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