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亲社会行为
- 9
-
直观行动思维
- 10
-
问题言语
- 11
-
最近发展区
- 12
-
创造想像
- A.独自游戏
- B.平行游戏
- C.联合性游戏
- D.合作性游戏
- A.操作能力的萌芽
- B.模仿能力的萌芽
- C.主导能力的萌芽
- D.认识能力的萌芽
- A.2种类型
- B.3种类型
- C.4种类型
- D.5种类型
- 16
-
怕生一般出现在()
- A.3个月左右
- B.4个月左右
- C.6个月左右
- D.8个月左右
- A.2~3岁
- B.3~4岁
- C.4~5岁
- D.5~6岁
- A.语言和动作毫无关系
- B.语言是行动的总结
- C.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 D.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 A.辨识表情手段
- B.运用表情手段
- C.控制表情手段
- D.识别表情手段
- A.3岁开始
- B.4岁开始
- C.5岁开始
- D.6岁开始
- A.直观行动思维
- B.发散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具体形象思维
- A.想像没有预定目的
- B.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 C.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 A.识记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再认过程
- D.回忆过程
- A.圆形
- B.三角形
- C.正方形
- D.长方形
- A.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 B.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 C.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发展起来的
- D.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 2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 B.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
- C.测验法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 D.儿童的作品就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研究者不需要了解儿童的创造过程
- 27
-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 A.无条件反射
- B.条件反射
- C.视觉和听觉的集中
- D.手眼协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