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3岁
- B.3—4岁
- C.4—5岁
- D.5—6岁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粘液质
- D.抑郁质
- A.快乐和愤怒
- B.快乐和厌恶
- C.快乐和恐惧
- D.快乐和痛苦
- A.①大小②高矮、长短③粗细④高低
- B.①大小②高矮、长短③高低④粗细
- C.①大小②高低③粗细④高矮、长短
- D.①大小②粗细③高矮、长短④高低
- A.5、6个月
- B.6、7个月
- C.7、8个月
- D.8、9个月
- A.高尔顿
- B.华生
- C.盖塞尔
- D.斯金纳
- A.言语的发展
- B.动作的发展
- C.意志的发展
- D.情感的发展
- 16
-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
- B.尾首规律
- C.远近规律
- D.大小规律
- A.生理需要
- B.社会性需要
- C.社会性适应
- D.脑成熟
- A.3—4岁
- B.4—5岁
- C.5—6岁
- D.6—7岁
- A.基本不变
- B.越来越大
- C.越来越小
- D.始终很小
- 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 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 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 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 A.直接判断
- B.间接判断
- C.形式判断
- D.客观判断
- A.再造想像
- B.有意想像
- C.无意想像
- D.幻想
- A.2—3岁
- B.4—5岁
- C.5—7岁
- D.7—8岁
- A.再造想象
- B.创造想象
- C.无意想象
- D.有意想象
- A.选择性增强
- B.范围扩大
- C.稳定性提高
- D.分配提高
- A.能伸手抓到东西
- B.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 C.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 D.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 A.0—6、7岁
- B.3—6、7岁
- C.0—12岁
- D.0—18岁
-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 B.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C.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D.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