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全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真题 (0365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按自变量的多少划分,学前教育实验可分为  ()

  • A.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 B.准实验和真实验
  • C.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 D.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12

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不包括  ()

  • A.契约研究
  • B.量化研究
  • C.学习目标研究
  • D.专业成长研究
13

结构性访谈又称  ()

  • A.直接访谈
  • B.间接访谈
  • C.一般访谈
  • D.标准化访谈
14

观察者没能记录与观察提纲中某个类目相符的行为,这种误差称为  ()

  • A.观察者遗漏
  • B.观察者污染
  • C.观察者倾向
  • D.观察者个人偏见
15

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有  ()

  • A.测验的长度
  • B.测验的通过率
  • C.测验的难度
  • D.测验的效标
16

常见的定量观察记录方式不包括  ()

  • A.事件取样记录表
  • B.时间取样记录表
  • C.图式记录
  • D.项目清单
17

时间序列设计又称为  ()

  • A.单一被试设计
  • B.真实实验设计
  • C.前实验设计
  • D.定时重复观测设计
18

下列属于随机抽样设计的是  ()

  • A.全面抽样设计
  • B.极端个案抽样设计
  • C.机械抽样设计
  • D.深度抽样设计
19

研究设计类型选择不包括  ()

  • A.横向设计
  • B.复杂设计
  • C.纵向设计
  • D.交叉设计
20

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的是  ()

  • A.问卷调查法
  • B.访谈法
  • C.实验研究法
  • D.简单列举法
21

下列文献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

  • A.文摘
  • B.专著
  • C.研究报告
  • D.年鉴
22

好的研究问题的特征有  ()

  • A.挑战性
  • B.社会性
  • C.可行性
  • D.个别性
24

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以将研究问题分为描述性研究问题、因果性研究问题和  ()

  • A.理论性研究问题
  • B.预测性研究问题
  • C.应用性研究问题
  • D.实际研究问题
25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环节是  ()

  • A.研究问题的确定
  • B.行动
  • C.计划
  • D.协同合作
26

下列适宜幼儿园教师入职中期的研究方法是  ()

  • A.工作日志记录
  • B.时间取样记录
  • C.眼动记录
  • D.全息录像记录
27

教育研究中最古老的观察是  ()

  • A.参与性观察
  • B.非参与性观察
  • C.实验室中的观察
  • D.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29

根据访谈时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可将访谈分为  ()

  • A.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 B.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 C.个别访谈和特殊访谈
  • D.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30

在计算时需取对数进行计算的平均数为  ()

  • A.算术平均数
  • B.调和平均数
  • C.加权平均数
  • D.几何平均数
31

表示标准测验分数常见的一种位置量数为  ()

  • A.T分数
  • B.Z分数
  • C.百分位分数
  • D.百分等级分数
32

用来表示离散性的数字资料的一般为  ()

  • A.线形图
  • B.直方图
  • C.条形图
  • D.圆形图
34

儿童道德情感范畴研究较多的是  ()

  • A.羞耻
  • B.共享行为
  • C.利他行为
  • D.移情能力
35

下列测量表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是  ()

  • A.顺序量表
  • B.称名量表
  • C.比率量表
  • D.等距量表
36

测量的指标体系指的是  ()

  • A.测量主体
  • B.测量客体
  • C.测量内容
  • D.测量工具
37

所有取样方法的基础为  ()

  • A.简单随机取样
  • B.系统随机取样
  • C.分层随机取样
  • D.整群随机取样
38

文献综述的第三阶段为  ()

  • A.选题
  • B.搜集文献
  • C.阅读文献
  • D.分析文献
40

按照布伦芬·布伦纳的理论,人直接参与其间的环境属于  ()

  • A.中间系统
  • B.微观环境
  • C.外部系统
  • D.宏观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