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考前预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
  • C.新文化运动的爆发
  • D.五四运动
7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

  • A.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 D.时代主题的转移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9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 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0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五四运动
  • C.五卅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

  • A.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
  • B.自发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 C.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 D.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2

中共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和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B.坚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的社会力量是

  •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 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
  • C.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
  • D.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
14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5

“一切以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 D.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
16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C.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 D.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1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

  • A.阶级压迫的工具
  • B.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
  • C.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 D.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18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

  • A.经济建设新高潮
  • B.政治建设新高潮
  • C.文化建设新高潮
  • D.社会建设新高潮
19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 A.社会主义社会
  • B.资本主义社会
  • C.国家资本主义社会
  •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1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 A.计划和市场分开
  • B.国家和企业分开
  • C.中央和地方分开
  • D.政企职责分开
22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 B.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
  • C.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 D.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2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是

  • 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B.实现工业化
  • C.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 D.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24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 A.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 B.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 C.反帝反封建
  • D.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7

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 B.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 C.瓦窑堡会议
  • D.中共七大
28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C.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2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30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31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哲学物质范畴

  • A.与物质实体完全是一回事
  • B.同各种具体实物互不相干
  • C.同各种具体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D.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
32

毛泽东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著作是 ( )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 B.《论联合政府》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政策》
33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 A.客观规律
  • B.科学理论
  • C.社会实践
  • D.对人们是否有用
34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的对立
35

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 A.供求机制
  • B.竞争机制
  • C.约束机制
  • D.价格机制
3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8

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 A.市场经济的存在
  • B.生产力的状况
  • C.资金短缺
  • D.就业压力
39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

  • A.按劳分配
  • B.按生产要素分配
  • C.按风险分配
  • D.按经营成果分配
40

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 B.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 D.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41

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C.实现民族独立
  • D.帮助工人阶级夺取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