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考前预测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6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出现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 A.整风运动
  • B.三反运动
  • C.五反运动
  • D.镇压反革命运动
8

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中共三大
  • D.中共四大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 A.主导
  • B.基础
  • C.支柱
  • D.希望
10

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B.一切为了群众
  • C.一切依靠群众
  •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1

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救助
  • B.社会保险
  • C.社会福利
  • D.社会优抚
12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

  • A.武装斗争
  • B.土地革命
  • C.根据地建设
  • D.政权建设
13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 ( )

  • A.认识和改造世界
  • B.创造客观规律
  • C.改造客观规律
  •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14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 B.二元论唯心主义和一元论唯心主义
  • C.唯理论唯心主义和经验论唯心主义
  • D.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15

哲学上的二元论是

  • A.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
  • B.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
  • C.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哲学
  • D.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 A.人们按照自己意志去创造历史
  • B.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
  • C.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D.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去行动
17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8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 A.是否以爱国主义为内容
  • B.是否以民族形式出现
  • C.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 D.是否为人民大众服务
19

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

  • A.生产制
  • B.合伙制
  • C.公司制
  • D.股份制
20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

  • A.秋收起义
  • B.广州起义
  • C.南昌起义
  • D.百色起义
21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 B.知识分子
  • C.农民阶级
  • D.资产阶级
23

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 B.《整顿党的作风》
  • C.《反对党八股》
  • D.《学习和时局》
24

人的本质是

  • A.永恒不变的
  • 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
  • C.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 D.随个性的变化而变化
25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 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6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 B.万事皆备于我
  • 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 D.物是感觉的复合
2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

  • 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C.实现共同富裕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8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 B.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9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共产党的领导
  • B.一定数量的红军的存在
  • C.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D.国民革命的影响
3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

  • A.又快又好发展
  • B.又快又稳发展
  • C.又好又快发展
  • D.又好又稳发展
3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 A.建立和完善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 B.建立和完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建立和完善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C.实现共同富裕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3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社会改革
  •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C.阶级斗争
  • D.科学技术的发展
34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 B.改革
  • C.发展生产力
  • D.经济体制改革
35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此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 B.辩证唯物主义
  • C.机械唯物主义
  • D.客观唯心主义
36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

  • A.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 B.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 C.机器思维最终将超过人类思维
  • D.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
37

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明显的

  • A.高速发展经济的特点
  • B.高速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 C.重视集体农庄经济发展的特点
  • D.备战型或准战型的特点
38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 A.意识形态
  • B.精神文明
  • C.政治制度
  • D.国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