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临考押题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 )

  • A.基本政策
  • B.基本方针
  • C.基本路线
  • D.基本国策
10

在1956年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述是( )

  • A.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 B.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C.知识分子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 D.知识分子不属于工人阶级。
11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对经济基础的( )

  • A.决定作用
  • B.支配作用
  • C.服务作用
  • D.促进作用
1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发展生产力
  • B.提高综合国力
  •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D.实现现代化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务院
  • C.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 D.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
14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 A.人们需要的不断增长
  • B.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5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 B.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思维认识世界
  • 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 D.把科学的实践观引人认识论
16

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 )

  • A.按资分配收入
  • B.劳动收入
  • C.按劳分配收入
  • D.风险收入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 B.德国古典哲学
  • C.17世纪英国哲学
  •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
  • B.政治体制改革
  • C.经济建设
  • D.对外开放
19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

  • A.是否以爱国主义为内容
  • B.是否以民族形式出现
  • C.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 D.是否为人民大众服务
20

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改革开放
21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

  • A.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 B.可有可无的作用
  • 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 D.破坏性的作用
2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 B.质量互变规律
  • C.对立统一规律
  • D.因果关系规定
23

下列选项中关于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 B.改革就是改革社会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 C.改革属于社会的质变
  •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4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 A.辛亥革命中
  • B.新文化运动中
  • C.五四运动中
  • D.五卅运动中
25

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是( )

  •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C.彻底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 D.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
2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 )

  • A.大城市
  • B.农村
  • C.中小城市
  • D.小城镇
2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工程”是指( )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28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 )

  • A.权宜之计
  • B.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 C.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D.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9

认识的本质在于( )

  • A.能动反映
  • B.自由选择
  • C.科学评价
  • D.主观创造
30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 )

  • A.工农武装问题
  • B.领导权问题
  • C.政策和策略问题
  • D.政治纲领与路线问题
31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

  • A.客观存在的物体
  • B.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
  • D.一切自然现象
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33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

  • A.武装斗争
  • B.工人斗争
  • C.农民斗争
  • D.经济斗争、
34

量变是指事物( )

  • A.渐进过程的中断
  • B.矛盾双方的分解
  • C.平衡、静止状态的破坏
  • 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 A.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B.科学制定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C.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D.科学判断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是( )

  • A.坚持科学发展
  • B.坚持改革开放
  • C.坚持以人为本
  • D.坚持民主法治
37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B.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3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

  • A.民主
  • B.集中
  • C.民主集中制
  • D.人民当家作主
39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 A.劳动者共同富裕
  • B.生产资料公有制
  • C.社会化大生产
  • D.市场经济体制
40

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 A.《论十大关系》
  •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1

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是( )

  • A.意识形态
  • B.上层建筑
  • C.政治制度
  • D.国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