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 B.反对帝国主义
  • C.维护世界和平
  • D.独立自主
9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

  • A.旧民主主义
  • B.民主主义
  • C.新民主主义
  • D.社会主义
10

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 (  )

  • A.手脚分工
  • B.语言的产生
  • C.社会的出现
  • D.劳动
1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

  •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
  • B.原有体制的修补
  •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
12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社会稳定
  • B.企业经济效益高
  • C.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 D.市场体制完善
13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

  • A.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 B.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
  •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统一
14

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 A.《论十大关系》
  •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 D.发展文学艺术
16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

  • A.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 D.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
18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  )

  • A.结一批评一团结
  •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 C.调整、巩固、提高
  • D.三者兼顾、国家利益至上
19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0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  )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C.实现共同富裕
  • D.发展生产力
22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 (  )

  • A.中共二大
  • B.中共三大
  • C.中共四大
  • D.中共五大
23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 B.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思维认识世界
  • 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眭认识是统一的
  • D.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24

“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它是针对

  • A.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 B.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
  • D.社会主义理论建设问题
25

“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  )

  • A.武装斗争
  • B.土地革命
  • C.根据地建设
  • D.党的领导
26

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  )

  • A.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
  • B.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C.摆脱客观世界的制约
  • D.通过指导实践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
27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 B.意识的三种形式
  •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8

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井冈山的斗争》
  •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D.《反对本本主义》
29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 B.理论联系实际
  •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D.实事求是
30

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是(  )

  • A.意识形态
  • B.上层建筑
  • C.政治制度
  • D.国家政权
3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A.劳动者共同富裕
  • B.生产资料公有制
  • C.社会化大生产
  • D.市场经济体制
32

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  )

  • A.封建土地所有制
  • B.民族资本主义
  • C.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 D.个体经济
33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 B.“物是感觉的复合”
  • 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
  • D.“理在事先,以理为本”
3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是( )

  • A.参议会制度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C.多党台作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

  • A.智力支持
  • B.精神动力
  • C.物质基础
  • D.政治保证
3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B.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性社会
  •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7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 是强调 (  )

  • 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 B.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理论
  • C.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D.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8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 A.辛亥革命中
  • B.新文化运动中
  • C.五四运动中
  • D.五卅运动中
39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 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 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 D.加强党的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