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的决策是(  )

  • A.建设小康社会
  • B.发展循环经济
  • 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D.建设环境节约型、资源友好型社会
8

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

  • A.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 B.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
  • C.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
  • D.我国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9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不包括

  • A.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 B.中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 C.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 D.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
10

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改革开放
11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

  •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12

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状况
  • B.资金短缺
  • C.就业压力
  • D.市场经济的存在
13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14

社会意识形态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 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统一
  • C.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 D.社会意识形式的全部内容
15

下列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  )

  • A.劳动者
  • B.劳动资料
  • C.劳动对象
  • D.科学技术
17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

  • A.客观存在的物体
  • B.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
  • D.一切自然现象
18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19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  )

  • A.权宜之计
  • B.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 C.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D.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0

社会形态是(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 D.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统一
21

国家政权属于(  )

  • A.经济基础
  • B.生产关系
  • C.政治上层建筑
  • D.思想上层建筑
22

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  )

  • A.感性认识的范畴
  • B.理性认识的范畴
  • C.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 D.真理性认识的形式
23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  )

  • A.宗教与国家分离
  • B.实行宗教自管
  • C.宗教信仰自由
  • D.限制宗教发展
24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 A.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 B.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基础
  • C.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 D.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25

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  )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 B.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  )

  • A.2002年党的十六大
  • B.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 C.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D.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27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以下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

  • A.《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 B.《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 C.《将革命进行到底》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

  • A.议会制
  • B.三权分立
  • C.集体领导
  • D.民主集中制
29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 A.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
  • B.生产工具的水平
  • C.劳动对象的利用状况
  • 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水平
30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帝国主义不容许
  • B.封建主义不容许
  • C.无产阶级级不容许
  •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32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方向和道路
  • B.形式和过程
  • C.原因和结果
  • D.内因和外因
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

  • A.中国共产党
  • B.人民群众
  • C.知识分子
  • D.工人
34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  )

  • A.合作社经济
  • B.私人经济
  • C.公私合营经济
  • D.国营经济
3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按根本性质可划分为(  )

  • A.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
  • B.公有制经济与外资经济
  • C.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
  •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3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37

认识的主体是指(  )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8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

  • 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 B.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 C.民主集中制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 A.经济体制改革
  • B.政治体制改革
  • C.经济建设
  • D.对外开放
40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

  • A.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
  • B.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 D.哲学就是世界观
41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 A.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C.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 D.社会意识具有能动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