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

  • A.团结协作
  • B.民主监督
  • C.政治协商
  • D.参政议政
1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所具有的两个方面的特点是()

  • A.反映具有摹写性
  • B.反映具有创造性
  • C.反映具有抽象性
  • D.反映具有间接性
19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其中()

  • A.改革是动力
  • B.发展是目的
  • C.稳定是基础
  • D.稳定是前提
2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

  • A.实践的观点
  • B.物质的观点
  • C.联系的观点
  • D.发展的观点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包括()

  • A.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 B.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 C.黑格尔的辩证法
  • D.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22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 B.发展生产力
  • C.消灭剥削
  •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A.工人阶级
  • B.农民阶级
  • C.知识分子
  • D.民族资产阶级
24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是()

  • A.友好合作,真正不结盟
  • B.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D.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2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 A.以人为本
  • B.执政为民
  • C.管理人民
  • D.一切为了人民
26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 B.战争与发展
  • C.战争与革命
  • D.和平与战争
27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其中澳门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时间是()

  • A.1997年7月1日
  • B.1999年12月20日
  • C.1997年12月20日
  • D.1999年7月1日
28

最早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

  • A.台湾问题
  • B.香港问题
  • C.澳门问题
  • D.港澳问题
29

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政治协商制度
  •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B.建立指导性的商品经济体制
  • C.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

  • A.科技创新
  • B.改革开放
  • C.与时俱进
  • D.理论创新
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 B.与时倶进
  • C.实事求是
  • D.改革创新
3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科学发展观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以人为本
  • B.发展
  • C.统筹兼顾
  • D.全面协调可持续
38

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切从实际出发
  • B.实事求是
  • C.理论联系实际
  •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9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经济关系的总和
  • B.政治关系的总和
  • C.文化关系的总和
  • D.—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0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社会基本矛盾
  • B.社会生产力
  • C.生产关系
  • D.经济基础
41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指社会的发展()

  • A.等同于自然界的发展
  • B.不会受人的影响
  • C.真正自然力作用下的发展
  • D.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42

在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中,最基本、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 C.产品分配关系
  •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3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就是客观事物
  • B.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 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 D.真理具有绝对性
46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属于()

  • A.唯物主义反映论
  • B.唯心主义先验论
  • C.形而上学认识路线
  • D.辩证法认识路线
47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其中肯定因素是指()

  • A.事物内部精华的方面
  • B.事物内部糟粕的方面
  • C.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 D.事物内部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48

关于事物的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度就是事物特定的量
  • B.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 C.度就是事物特定的质
  • D.度就是关节点
49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 A.同一性和斗争性
  • B.普遍性和特殊性
  • C.必然性和偶然性
  • D.客观性和发展性
5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实践性
  • B.客观实在性
  • C.运动性
  • D.可知性
51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 C.意识是人的主观感受的产物
  • D.意识就是客观存在
52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是()

  • A.可能和现实
  • B.本质和现象
  • C.形式和内容
  • D.必然和偶然
5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B.时间的一维性
  • C.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4

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哲学思想是()

  • A.唯物主义
  • B.唯心主义
  • C.形而上学
  • D.辩证法
55

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成的两大派是()

  • A.本体论和认识论
  •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