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在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

  • A.国有资产的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体现出来
  • B.共有大型企业的和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
  • 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现出来
8

2007年11月15日,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是

  • A.外交部新闻办公室
  • B.中宣部新闻办公室
  • C.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D.统战部新闻办公室
9

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
  • 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 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
  • 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
10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

  • A.毛泽东思想
  • B.邓小平理论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D.改革开放的理论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B.坚持和完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

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   )

  • 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 B.独立的司法权
  • C.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 D.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5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 A.基本路线
  • B.基本目标
  • C.基本政策
  • D.基本纲领
16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  )

  • A.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 B.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 C.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D.规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
17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  )

  • A.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
  • B.整编军队
  • C.制定夺取长沙的计划
  • D.向井冈山进军
18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 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 C.价值关系
  • D.审美关系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 B.发展先进文化
  •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20

认识的主体是指 ( )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   )

  • A.“四有”
  • B.“三讲”
  • C.“五爱”
  • D.“两为”
22

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这是

  • A.直接经济调控
  • B.间接经济调控
  • C.计划指导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 D.市场经济体制
2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 A.矛盾的观点
  • B.物质的观点
  • C.实践的观点
  • D.联系的观点
24

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人生价值
  • B.人生理想
  • C.人生目的
  • D.人生态度
25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最基本特征,一是强调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强调(   )。

  • A.辩证否定的观点
  • B.对立统一的观点
  • C.质量互变的观点
  • D.永恒发展的观点
26

中国国民党56年来首度以党的名义组团参访大陆的事件是(   )

  • A.由江丙坤率领的参访团访问大陆
  • B.由连战率领的访问团访问大陆
  • C.由宋楚瑜率领的访问团访问大陆
  • D.由马英九率领的访问团访问大陆
27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 B.集体智慧的调动
  • C.解放思想
  •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28

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 D.洪湖革命根据地
29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 A.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 B.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 C.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D.克服“市场失灵”,“扩大就业”
31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

  • 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