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专升本语文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冯谖客孟尝君》刻画冯谖形象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 A.精线勾勒、画龙点睛
  • B.欲扬先抑、层层深入
  • C.浓墨重彩、细腻刻
  • D.细节传神、平中见奇
6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

  • 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盖:猜想。
  •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被。
  •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如此,这样。
  • D.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见:见识。
7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出处是 (  )

  • A.《郑伯》
  • B.《燕昭王求士》
  • C.《管晏列传》
  • D.《谏逐客书》
8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

  • A.贪婪狂妄
  • B.老谋深算
  • C.褊狭昏聩
  • D.恪守孝悌
9

朱自清《背影》一文的结构线索是 ( )

  • A.横式结构
  • B.纵式结构
  • C.纵横结构
  • D.自由结构
10

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 A.马致远
  • B.白朴
  • C.关汉卿
  • D.郑光祖
11

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乐府”原指掌管采诗事务的官府,后来就把民间采来的诗以及文人仿做的这类诗统称为“乐府诗”。
  • B.骈文是散体中有意多用对偶甚至通篇用对偶的一种文体,多为四六字一句,所以又名四六文。
  • C.词,起于宋朝,原是演唱的歌词,有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代表作家分别有苏轼、辛弃疾和晏殊、柳永。
  • D.杂剧在元朝盛行,著名的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与杂剧并行的是“散曲”。
1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长歌当哭、歪风邪气、明辨是非、异曲同功
  • B.好大喜功、相形见拙、情不自禁、冠冕堂皇
  • C.迫不及待、发扬光大、宽洪大量、当仁不让
  • D.川流不息、貌合神离、名副其实、奇货可居
13

下列作品集属于散文集的是(  )

  • A.鲁迅《呐喊》
  • B.冰心《春水》
  • C.茅盾《话匣子》
  • D.老舍《茶馆》
14

《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抒情方法是(   )

  • A.借景物抒情
  • B.借比喻抒情
  • C.借象征抒情
  • D.借举止抒情
15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中的“三川”是指 ( )

  • A.黄河、汾水、渭水
  • B.长江、珠江、淮河
  • C.黄河、伊水、洛水
  • D.黑龙江、松花江、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