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全真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采用离差智商作为智力测验评价结果的智力测验量表是(  )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 B.韦克斯勒量表
  • C.推孟量表
  • D.明尼苏达量表
10

下列提出了“职业匹配理论”的是(  )

  • A.霍兰德
  • B.斯普兰
  • C.荣格
  • D.阿德勒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记忆品质的是(  )

  • A.记忆的敏捷性
  • B.记忆的遗忘性
  • C.记忆的持久性
  • D.记忆的准备性
12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特点中的(  )

  • A.独特性
  • B.稳定性
  • C.功能性
  • D.整合性
13

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地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为(  )

  • A.机械识记
  • B.意义识记
  • C.有意识记
  • D.无意识记
14

把个性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是(  )

  • A.皮亚杰
  • B.马杰斯
  • C.弗洛伊德
  • D.冯特
15

动机的功能是(  )

  • A.激发、反思、促进
  • B.启发、监督、运行
  • C.推动、调节、保持
  • D.引发、激励、指引
24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其特点主要是学习掌握(  )

  • A.直接经验
  • B.间接经验
  • C.语数外知识
  • D.实际操作能力
26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

  • A.社会主义教育与剥削阶级教育的分水岭
  • B.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 C.资本家剥削童工的主要手段
  • D.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7

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  )

  • A.决定作用
  • B.辅助作用
  • C.主导作用
  • D.不起作用
28

教育史上“新三中心”是指(  )

  •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 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
  • 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
  • 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29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  )

  • A.《论语》
  • B.《孟子》
  • C.《老子》
  • D.《学记》
30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

  • A.权威性、灵活性、针对性
  • B.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 C.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
  • D.目的性、选择性、自发性
31

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 A.元末
  • B.明末
  • C.清末
  • D.民国初期
32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

  • A.情感化
  • B.理智性
  • C.全面性
  • D.融合性
35

“美育”一词的首次提出使用者是(  )

  • A.孔子
  • B.鲁迅
  • C.席勒
  • D.但丁
36

下列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是(  )

  • A.复杂性、创造性
  • B.局限性、区域性
  • C.自觉性、感化性
  • D.传递性、短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