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应试模拟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 A.动力系统
  • B.自然前提
  • C.心理基础
  • D.核心成分
13

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

  • A.感觉的适应
  • B.感觉的对比
  • C.感觉的分化
  • D.感觉的相互作用
15

人的心理就其产生方式而言,都是脑的(  )。

  • A.精神活动
  • B.意识活动
  • C.理性活动
  • D.反射活动
16

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

  • A.巴甫洛夫
  • B.艾宾浩斯
  • C.斯珀林
  • D.弗洛伊德
26

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 A.孔子
  • B.《礼记·学记》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27

原始社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

  • A.全民性
  • B.等级性
  • C.生产性
  • D.阶级性
28

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 A.讨论法
  • B.读书指导法
  • C.演示法
  • D.实验法
29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 A.赞可夫
  • B.巴班斯基
  • C.布鲁纳
  • D.凯洛夫
32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 A.以教学为主
  • B.教学、科研并重
  •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 D.所有时间用于教学
33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

  • A.课堂教学以外
  • B.学校以外
  •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34

我国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的阶段是(  )。

  • A.高中阶段
  • B.初中阶段
  • C.小学阶段
  • D.大学阶段
36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 C.师生共同参与的
  • D.学生自愿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