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预测试卷1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  )

  • A.观察能力
  • B.思维能力
  • C.一般能力
  • D.特殊能力
9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哪种维度(  )

  • A.深刻维度
  • B.强度维度
  • C.中性维度
  • D.外显维度
10

下列哪个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的项目(  )

  • A.完成图片
  • B.排列图片
  • C.实物组合
  • D.数字推理
11

在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

  • A.自由联想
  • B.系统脱敏
  • C.厌恶疗法
  • D.强化和惩罚
14

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5个时期。性蕾期的时间段是(  )

  • A.3岁至5或6岁
  • B.18个月到3岁
  • C.6岁持续到12岁
  • D.出生持续到大约18个月
15

根据需要起源不同,其可分为(  )

  • A.生理与社会需要
  • B.物质与精神需要
  • C.爱与隶属需要
  • D.成就与交往需要
16

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  )

  • A.暂时性遗忘
  • B.永久性遗忘
  • C.干扰性遗忘
  • D.逆向性遗忘
17

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25

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 A.讨论法
  • B.读书指导法
  • C.演示法
  • D.实验法
26

在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班主任
  • B.任课教师
  • C.学校领导
  • D.团队干部
28

《礼记·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  )

  • A.启发性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2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

  • A.实际锻炼
  • B.陶冶教育
  • C.榜样示范
  • D.品德评价
30

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

  • A.现场教学
  • B.复式教学
  • C.个别指导
  • D.小组教学
32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

  • A.前者就是后者
  • B.前者指导后者
  • C.前者反映后者
  • D.前者决定后者
33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

  • A.奴隶社会
  • B.封建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社会主义社会
34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 A.榜样示范
  • B.品德评价
  • C.陶冶教育
  • D.说理教育
36

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 A.孔子
  • B.《礼记·学记》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