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含需要、控制需要和  (  )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情感需要
  • D.自我实现需要
9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

  • A.自然
  • B.留有余地
  • C.克服羞怯
  • D.真实坦诚
10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  )

  • A.荣格
  • B.阿德勒
  • C.弗洛伊德
  • D.斯普兰格
11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

  • A.创造能力
  • B.观察力
  • C.记忆力
  • D.抽象思维能力
12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  (  )

  • A.努力
  • B.运气
  • C.能力
  • D.任务难度
13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

  • A.原型定向
  • B.原型内化
  • C.原型操作
  • D.动作整合
14

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  )

  • A.散漫性
  • B.顽固性
  • C.动摇性
  • D.盲目性
15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  )

  • A.先慢后快
  • B.先快后慢
  • C.时快时慢
  • D.均匀递减
16

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

  • A.分析和综合
  • B.比较与分类
  • C.抽象与概括
  • D.系统化与具体化
18

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

  • A.随意注意
  • B.有意注意
  • C.不随意注意
  • D.随意后注意
24

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  )

  • A.文字记分法
  • B.数字记分法
  • C.五分制记分法
  • D.等级制记分法
26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

  • A.陶冶教育法
  • B.说理教育法
  • C.榜样示范教育法
  • D.自我修养教育法
27

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

  • A.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 B.组织了多样的教育活动
  • C.选择和培养了班干部
  • D.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28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

  • A.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B.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 C.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 D.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2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哪个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

  • A.课程的组织核心
  • B.课程的存在形式
  • C.课程管理制度角度
  • D.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31

下列内容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是  (  )

  • A.图书馆
  • B.办学体制
  • C.教育内容
  • D.教育领导体制
32

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  )

  • A.孔子
  • B.卢梭
  • C.席勒
  • D.赫尔巴特
3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    (  )

  • A.1993年
  • B.1995年
  • C.2000年
  • D.1982年
34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

  • A.生物界
  • B.动物本能
  • C.生产劳动
  • D.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5

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  (  )

  • A.教学相长
  • B.循序渐进
  • C.防微杜渐
  • D.因材施教
36

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  )

  • A.杜威
  • B.根舍因
  • C.赞科夫
  • D.布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