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继续进行
- B.暂时停止
- C.中断
- D.待甲公司不还钱时继续计算
- A.名誉权
- B.名称权
- C.隐私权
- D.荣誉权
- A.合伙财产
- B.夫妻共同财产
- C.共同继承的财产
- D.同寝室三名学生共同出资并按出资份额分享使用电脑的时间
- A.借用合同
- B.保管合同
- C.委托合同
- D.租赁合同
- A.偷看某人的病例
- B.公开宣读他人的情书
- C.非法窥视他人私生活
- D.为缉拿罪犯,公安局公布犯罪分子的自然情况
- A.不能是违法行为
- B.只能是表意行为
- C.只能是民事法律行为
- D.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 A.免除
- B.部分履行
- C.债务移转
- D.债权转让
- A.多数人之债的债务人为2人以上
- B.多数人之债是数个单一之债的总和
- C.多数人之债是两个以上的标的同时出现在一个合同当中
- D.多数人之债的债务人、债权人一方为2人以上或双方均为2人以上
- A.可请求丙返还彩电
- B.可请求丙再支付一定的价款
- C.可请求丙返还彩电或请求丙再支付一定的价款
- D.不得向丙请求返还彩电,但可要求乙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 A.婚姻双方当事人
- B.婚姻任何一方当事人
- C.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当事人
- D.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当事人的近亲属
- 17
-
某甲与某乙所在单位要评选“先进工作者”,某甲认为某乙是其最有力的竞争者,为不让某乙评上,某甲散布某乙虚报成绩等谣言,使乙未能评上“先进工作者”。乙因此受到极大精神打击。某甲的行为侵犯了某乙的( )。
- A.荣誉权
- B.隐私权
- C.名誉权
- D.健康权
- A.任何时间内
- B.时效有效期内
- C.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内
- D.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 A.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 B.应当先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 C.如何实现担保由债权人选择决定
- D.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限于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份额之外的剩余部分债权额
- A.遗嘱执行时
- B.遗嘱生效时
- C.遗嘱订立时
- D.遗产分割时
- A.1万元
- B.5.5万元
- C.10万元
- D.11万元
- A.甲家因附合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乙家所出之钱
- B.甲家因加工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乙家所出之钱
- C.乙家因出钱而取得所有权,但应给甲家适当补偿
- D.两家因合作建房而成为房屋的共有人
- A.消灭
- B.由乙继续享有
- C.由丁享有
- D.由乙、丙共同享有
- A.仍有权继承
- B.不得再继承
- C.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时,才能继承
- D.如其经济条件比其他继承人好,就不得继承
- A.甲乙之间有一绘画合同,甲未按约定完成
- B.甲乙之间有一演出合同,甲未按约定出场
- C.甲乙之间有一借款合同,甲未按约定还款
- D.甲乙之间有一药品买卖合同,因药品被禁售,甲未按约定交货
- A.租金
- B.牛奶
- C.利息
- D.股息
- A.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 B.受要约人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 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
- D.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没有向要约人作出承诺
- A.出生时
- B.年满10周岁时
- C.年满18周岁时
- D.年满18周岁或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时
- A.口头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
- B.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 C.口头遗嘱只有在危急情况下,才能采用
- D.口头遗嘱不能用书面遗嘱修改
- A.有效
- B.无效,应由甲分得2万元,乙、丙及两个新生儿各分得5000元
- C.无效,由于是双胞胎,遗产也不多,所以,应由两个新生儿继承全部遗产
- D.部分有效,应由甲、乙、丙各返还2000元给两个新生儿或将遗产分成5份重新分割
- A.报酬
- B.因管理而支付的一切费用
- C.因管理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 D.其受益中的一定份额
- A.第三人的过错
- B.不可抗力
- C.上级主管机关的决定
- D.违约方法定代表人更换
- A.银行与甲
- B.银行与乙公司
- C.甲与乙公司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A.5%
- B.10%
- C.15%
- D.20%
- A.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处理
- B.由堆放物品的人承担责任
- C.根据公平原则酌情处理
- D.由受害人自己承担责任
- A.杜某承担
- B.刘某承担
- C.杜某与刘某各承担一半
- D.杜某承担1/3,刘某承担2/3
- A.地役权
- B.地上权
- C.典权
- D.质权
- A.6个月
- B.3个月
- C.7个月
- D.9个月
- A.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
- B.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
- C.长辈先死亡
- D.晚辈先死亡
- A.人身权损害不能用金钱赔偿
- B.人身权不得有偿转让
- C.人身权只能无偿转让
- D.人身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
- A.一律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
- B.首先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
- C.推定岁数较大的人先死亡
- D.推定身体虚弱的人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