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前预测试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大爆炸留下了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 B.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来自宇宙背景辐射。
  • C.由于存在宇宙背景辐射,因此可以证明宇宙曾经爆炸过。
  • D.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为迪克找到了有力证据——辐射遗迹。
2

对“10K温度的余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温度有l0K。
  • B.噪声温度有l0K。
  • C.有效噪声温度有l0K。
  • D.宇宙噪声有l0K。
3

对“宇宙背景辐射”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来自宇宙的辐射是地球辐射的背景。
  • B.指整个宇宙都存在的辐射。
  • C.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
  • D.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辐射遗迹。
4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支持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不是来自天文观测,而是来自无线电研究。

搞无线电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长期致力于消除各种噪声的研究。1965年5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住科研人员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利用一架卫星通信用的喇叭形天线,来查清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这就要测量天空的有效噪声温度。无线电工程师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温度来标记噪声的程度。例如地面温度为300t((相当于26.850C)时,它在无线电接收系统(如天线)中会造成20~30K的噪声,这20一30K就是度量噪声的“噪声温度”。

最初,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天空有效噪声温度是6.7K,扣除大气吸收、地面噪声等方面的影响后,最后得到了3.5K的剩余。在此后一年测量中,无论他们如何改进仪器,仔细操作,都不能消除这个剩余的噪声温度。他们还发现,这个消除不掉的噪声是各向同性的,不论他们把天线对准太空中的哪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同样温度的噪声,而且一年四季都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3.5K的宇宙噪声的呢?正当这两位无线电3-程师对此现象迷惑不解时,彭齐亚斯有一次无意中了解到,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迪克等人写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根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在大爆炸后应当留下余热一一辐射遗迹。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屋里生起火炉取暖,即使火炉熄灭了,屋里仍会因为火炉的余热而温暖一段时间。只是大爆炸产生的辐射当初处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它的波长发生了红移,落到了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微波波段上。所以,时至今日大爆炸应当留下l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于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赶紧向迪克等发出邀请,请他们到贝尔实验室访问。在经过一系列相互访问和深入研讨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确信,他们所发现的这种消除不掉的微波噪声,正是迪克的研究组根据大爆炸理论所预言并准备寻找的“辐射遗迹”。这是一种宇宙背景辐射,它们蔓延分布在整个宇宙的每个角落。他们俩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并使宇宙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因此而共享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TS}

下面有关“噪声温度”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噪声温度”是用来度量噪声的。
  • B.“噪声温度”是指由于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
  • C.“噪声温度”既用来度量温度又用来度量噪声。20~30K的噪声,又指20~30K温度。
  • D.用温度来标记噪声的程度称作“噪声温度”。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深知,保守的清政府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变法图强,整个江山就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 
  • B.六月中旬以来,深沪股市一路下跌,那情形真是势如破竹,叫人不得不为中国股市的前途捏一把冷汗。    
  • C.谁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工厂破产、家庭破裂的重重打击之后,他还能够东山再起,再次在商场大显身手。
  • D.在文章中使用繁笔,有它的好处:描摹事物状态,可以穷形尽相;刻画人物心理,能够细致入微。
17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1944年9月7日,爱因斯坦在给麦克斯·玻思的一封信中写道:“个人所能做的就是作出了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冷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所说的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准则。荀子说:“圣人者,尽伦者也。”意思是圣人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科技工作者也应当成为这样的“圣人”。许多科学蒙不仅以伟大的科学成就彪炳于世,而且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万古流芳。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 的那样。”岳里夫人数年如一日,从上吨的铀矿渣中提炼出0.1克纯镭,已传为科学史上的佳话。这里,生动地体现出坚定的伦理信念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若不正己,岂能正物;不能正物,岂能愈疾?”从事任何科技工作郓存在“正己”和“正物”的问题,都要有高尚的道德,而不能认为科学与道德无关。

然而,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又确实不容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德国科学家为法西斯出力。爱因斯坦对此极为不满,讥讽他们为脊髓比脑髓起着“远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强调“坚定”,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在成功和失败的时刻,同样要高举伦理的信念,讲科学道德。成功意味着名利双至。有的人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尚能谦虚谨慎,一旦功成名就,则判若两人。曾发现胰岛素,荣获l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班廷,起初主动要求到麦克劳德实验室工作,请麦指导,还提出与麦联合发表文章。可是,当他名声鹊起以后,却矢口否认麦的功绩,似乎麦 不应分享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评选工作中的这桩著名“公案”表明,成功对于科技工作者的伦理信念是多么严肃的考验。

   挫折和失败本来是常事,许多科技工作者正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达尔文甚至说,用一个词就可以道出他35年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不过,也有人经不起失败的考验,或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或者弄虚作假,投机钻营。什么“曙人”、“N射线”、“经络小体”、“人工活细胞”之类的科学丑闻,大抵是那些经不起失败考验又不愿付出艰巨劳动的道德堕落的人的“杰作”。

两极看来相反,实质相通。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时刻“缺德”,无非都是为了追名逐利。名利思想不除,伦理信念不举。试看古今中外二之科学史,宁不信乎?

{TS}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超过15字)(4分)

答:

18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在香山一带老百姓的传说里,一代文豪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这里的沟沟壑壑。
  • B.有些作家背离了大众欣赏的习惯,弄些菲驴非马的东西,却自诩是在搞探索和实验。
  • C.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D.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观看精彩的演出呢?
19

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甸是   (   )

  • A.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 B.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真可谓鬼斧神工。
  • C.他热情大方,豁然开朗,很让大家喜欢。
  • D.泥泞的道路,低矮的平房,乌黑的河沟,难闻的气味,恶劣的环境使厂商望风披靡。
2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摩护 螳臂当车 凋敝 筚路蓝缕
  • B.牛虻 蒙头转向 懵懂 故态复萌
  • C.奢靡 欲盖弥彰 静谧 风靡一时
  • D.蓓蕾 经年累月 赢弱 光明磊落
22

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抵毁 广袤 蕴藉 蜂涌而一
  • B.箴言 膺品 嘻笑 变本加利
  • C.蹊跷 轶事 湮没 恬不知耻
  • D.气忿 世故 飘缈 众口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