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最后冲刺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曝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但是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太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

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材料

12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查看材料

  •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 C.有关科学家都很重视改善大气环境,他们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13

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 ) 查看材料

  • A.海水中大小气泡的形成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 B.海浪气泡的多少和大小对减弱“温室效应”至关重要。
  • C.形成海浪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决定着涛声的音质。
  • D.不起眼的气泡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1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查看材料

  •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淳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 B.地球上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海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 D.浪尖卷裹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入水中形成小于1毫米的小气泡。
15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u>跋</u>扈&nbsp;<u>踯</u>躅&nbsp;<u>蹙</u>额&nbsp;<u>踟</u>蹰不前&nbsp;一<u>蹴</u>而就
  • B.整<u>饬</u>&nbsp;<u>饷</u>银&nbsp;气<u>馁</u>&nbsp;文过<u>饰</u>非&nbsp;&nbsp;以<u>飨</u>读者
  • C.<u>翌</u>日&nbsp;<u>蓊</u>郁&nbsp;<u>翱</u>翔&nbsp;<u>翻</u>云覆&nbsp;&nbsp;雨振<u>翮</u>高飞
  • D.<u>磨</u>砺<u>&nbsp;麾</u>下&nbsp;奢<u>靡</u>&nbsp;<u>麻</u>木不仁&nbsp;<u>摩</u>肩接踵
16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

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淳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中和开放的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 查看材料

  • A.气泡将空气带人海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1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事实俱在,证据确凿,无论他怎样 __________ 也是没有用的。

②心脏病患者常常有 __________ 脉搏,病人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③虽然工程浩大,涉及的人员众多,但只要全组成员同心协力,对这一事件还是可__________ 清楚的。

  • A.辩自&nbsp;&nbsp;&nbsp;&nbsp;间隙&nbsp;&nbsp;&nbsp;&nbsp;考察
  • B.辩解&nbsp;&nbsp;&nbsp;&nbsp;间隙&nbsp;&nbsp;&nbsp;&nbsp;考查
  • C.辩白&nbsp;&nbsp;&nbsp;&nbsp;间歇&nbsp;&nbsp;&nbsp;&nbsp;考查
  • D.辩解&nbsp;&nbsp;&nbsp;&nbsp;间歇&nbsp;&nbsp;&nbsp;&nbsp;考察
18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赡养&nbsp;&nbsp;涸泽而渔&nbsp;反聩&nbsp;&nbsp;哗众取宠
  • B.简练&nbsp;&nbsp;&nbsp;&nbsp;人才倍出&nbsp;&nbsp;&nbsp;&nbsp;作祟&nbsp;&nbsp;&nbsp;&nbsp;励精图治
  • C.杀戮&nbsp;&nbsp;严惩不贷&nbsp;&nbsp;修葺&nbsp;&nbsp;罄竹难书
  • D.整饬&nbsp;&nbsp;莫衷一是&nbsp;&nbsp;&nbsp;&nbsp;阔绰&nbsp;&nbsp;积毁消骨
19

下列各句中括号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假如语言能够生产物质材料,那么(夸大其词)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 B.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学习什么,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绝不会(一帆风顺)。
  • C.我们的办案人员要深入调查取证,不能片面地听取(一家之言)。
  •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2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帖tie&nbsp;&nbsp;&nbsp;&nbsp;妥<u>帖</u>&nbsp;&nbsp;&nbsp;&nbsp;请<u>帖</u>&nbsp;&nbsp;&nbsp;&nbsp;字<u>帖</u>&nbsp;&nbsp;&nbsp;&nbsp;俯首<u>帖</u>耳
  • B.屏bing&nbsp;&nbsp;<u>&nbsp;&nbsp;屏</u>息&nbsp;&nbsp;&nbsp;&nbsp;<u>屏</u>退&nbsp;&nbsp;&nbsp;<u>&nbsp;屏</u>障&nbsp;&nbsp;&nbsp;&nbsp;<u>屏</u>除成见
  • C.模mo&nbsp;&nbsp;&nbsp;&nbsp;楷<u>模</u>&nbsp;&nbsp;&nbsp;&nbsp;<u>模</u>糊&nbsp;&nbsp;&nbsp;&nbsp;<u>模</u>具&nbsp;&nbsp;&nbsp;&nbsp;<u>模</u>棱两可
  • D.创chuong&nbsp;&nbsp;&nbsp;&nbsp;首<u>创&nbsp;</u>&nbsp;&nbsp;&nbsp;<u>创</u>伤&nbsp;&nbsp;&nbsp;&nbsp;<u>创</u>新&nbsp;&nbsp;&nbsp;&nbsp;<u>创</u>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