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地理)考前模拟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关于图2中自然带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由A到B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自然带由A到B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分异与自然带由A至B的地域分异规律完全相同
  • D.自然带体现出的纬度地带性在各大陆的中纬地区表现明显
8

我国台湾省多山地,主要是因为

  • A.地形多山
  • B.属于冲积岛
  • C.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处
  • D.处在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张裂处
10

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
  •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
  •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1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和油棕生产国是

  • A.泰国
  • B.菲律宾
  • C.马来西亚
  • D.印度尼西亚
13

关于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黄河的河套平原和山东境内是凌汛的经常发生地
  • B.黄河上游的壶口瀑布和龙门峡谷非常壮观
  • C.黄河的中游主要流经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 D.黄河下游的小浪底水利工程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北部
14

既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又是我国商品棉基地的是

  • A.江汉平原
  • B.成都平原
  • C.松嫩平原
  • D.黄淮平原
15

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雅丹地貌
  • B.路南石林
  • C.汾河谷地
  • D.长江三角洲
16

我国煤炭和石油资源都很丰富的省区是

  • A.湖北、河南
  • B.辽宁、山东
  • C.黑龙江、山西
  • D.安徽、吉林
17

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兴建高层建筑,扩大城市占地面积
  • B.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市
  • C.治理工业“三废”,建立卫生防护带
  • D.健全道路体系,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18

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
  • B.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东西交通运输
  • C.大河多西源东流,阻碍了南北交通
  • D.使各地山区多降水,森林面积广大
19

我国优质棉多产于新疆南部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 B.降水集中在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 C.土壤肥力大,各种病虫害较少
  • D.光照充足,而且有灌溉水源
20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但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很多,其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髙
  • B.人口死亡率低
  • C.没有执行计划生育
  • D.人口基数大
22

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是因为有太阳直射现象
  • B.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和独特的高寒气候
  • C.季风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限均通过本区
  • D.是黄河、长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23

世界上工业大国能源可以自给的国家是

  • A.法国
  • B.日本
  • C.意大利
  • D.英国
24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的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第一位
  • B.印度的茶叶产区主要分布于恒河三角洲
  • C.印度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于半岛东北部
  • D.印度主要黄麻产区位于降水较少的西北部
25

下列山脉中是平原和高原分界线的是

  • A.长白山、武夷山
  • B.大兴安岭、太行山
  • C.天山、昆仑山
  • D.祁连山、巫山
26

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我国云南接壤的国家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 B.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东西跨经度60°以上,因此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
  • C.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均与俄罗斯相邻
  • D.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南到北仑河口
27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林肯是民主党人
  • B.林肯是北方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
  • C.林肯曾任美国总统
  • D.林肯遇刺身亡
2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奴隶社会开始于夏代
  • B.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
  • C.紧接两晋的封建朝代是隋朝
  • D.中国封建社会共分为五个阶段
29

下列对“独联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在苏联原加盟共和国独立基础上成立的
  • B.它是苏联全民公决的产物
  • C.它的成立直接导致了“八一九”事件
  • D.它的组成仿效了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做法
30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来势迅猛,破坏性大,但持续时间较短,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
  • B.来势迅猛,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世界各国
  • C.来势迅猛,破坏性仅限于工业领域,且持续时间较短
  • D.来势迅猛,破坏性不如已有的危机,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但持续时间长
31

下列各项中,对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有直接作用的事件是

  • A.欧盟的成立
  •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C.联合国的建立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32

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法的医生是

  • A.扁鹊
  • B.华佗
  • C.张仲景
  • D.孙思邈
33

以下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发生在明成祖时期
  • B.当时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大西洋
  • C.先后7次航海,到达了 30多个国家
  • D.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纪录
34

揭开义和团运动的序幕的事件是

  • A.赵三多冠县起义
  • B.义和拳改名义和团
  • C.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 D.进入京津地区
35

能够比较准确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特点的是

  • A.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独占鳌头
  • B.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的抗衡者
  •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 D.两极格局的形成
37

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事件是

  • A.《资政新篇》的颁布
  • B.洋务派创办的一批新式学堂
  • C.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 D.《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38

春秋时期城濮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晋国与齐国
  • B.晋国与楚国
  • C.楚国与齐国
  • D.吴国与越国
39

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宣政院
40

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D.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 B.《德黑兰宣言》的发表
  • C.26国共同宣言的发表
  • D.《开罗宣言》的发表
42

在巴黎和会上主张严厉处置德国的是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日本
43

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 A.1949 年
  • B.1952 年
  • C.1951 年
  • D.1953 年
4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中国共产党诞生
46

我国古代著名的历书《授时历》的作者是

  • A.郭守敬
  • B.僧一行
  • C.祖冲之
  • D.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