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四五运动
- B.“九一三”事件
- C.粉碎 “四人帮”
- D.二月抗争
- A.南方地区
- B.西北地区
- C.北方地区
- D.青藏地区
-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A.巴西
- B.印度
- C.古巴
- D.阿根廷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城市热岛效应
- D.高低纬度之间的气压差
- A.热量
- B.水分
- C.土壤
- D.光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西班牙
- A.夏
- B.商
- C.西周
- D.东周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中国共产党诞生
- A.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 B.亚麻→茶叶→油菜→剑麻
- C.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 D.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 A.英国
- B.法国
- C.日本
- D.德国
-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生物多样性锐减
- D.臭氧层破坏
- A.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B.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 A.沪宁杭工业基地
- B.京津唐工业基地
- C.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元昊
- B.松赞干布
- C.完颜阿骨打
- D.努尔哈赤
- A.爱迪生
- B.赫兹
- C.莱特兄弟
- D.马可尼
-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 B.都有绿洲农业
- C.都属外流区域
-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 A.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包围
- B.南极大陆终年在极地高压的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
- C.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 D.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环境问题的大洲
- A.沈括的《梦溪笔谈》
- B.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 A.流量小
- B.含沙量大
- C.有结冰期
- D.水力资源丰富
- A.①地段
- B.②地段
- C.③地段
- D.④地段
- A.1000米
- B.1300米
- C.2000米
- D.1400米
- A.黄宗羲
- B.顾炎武
- C.王夫之
- D.曹雪芹
- A.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是因为有太阳直射现象
- B.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和独特的高寒气候
- C.季风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限均通过本区
- D.是黄河、长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 3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和北方的春旱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B.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
- C.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 D.夏季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华南准静止锋停留此地造成的
-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燃料产地
- C.接近消费市场
- D.劳动力廉价
-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五卅运动
- D.北伐战争
- A.0°和l80°经线圈
- B.东经20°和西经l60°经线圈
- C.西经20°和东经l60°经线圈
- D.东经160°和西经l60°经线圈
- A.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B.入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 C.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 D.环境质量改善与人口素质提高
- A.英国阿伯丁的石油工业——“临海型”的新布局方式
- B.中国甘肃金昌有色金属工业一在新原料基地出现的新工业中心
- C.美国休斯敦石油化工、航天工业——“临空型”的新布局方式
- D.日本九州岛南部和本州岛东北部的电子工业——“临海型”的新布局方式
- A.胡适
- B.陈独秀
- C.鲁迅
- D.李大钊
- A.墨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庄子
- A.1913~1917年
- B.1913~1918年
- C.1914~1918年
- D.1914~1919年
- A.中共一大
- B.北伐战争
- C.中共三大
- D.国民党一大
- A.晋国与齐国
- B.晋国与楚国
- C.楚国与齐国
- D.吴国与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