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地理综合科》模拟预测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第 40 题 下列不属于东南亚群岛的一项是 (  )

  • A.努沙登加拉群岛
  • B.加里曼丹岛 
  • C.苏门答腊岛
  • D.琉球群岛
9

第 37 题 黄河流域主要的水力发电站,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 (  )

  • A.三门峡、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
  • B.青铜峡、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
  • C.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
  • D.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三门峡  
11

第 35 题 赤壁之战发生在(  )

  • A.黄河
  • B.长江
  • C.淮河
  • D.海河
12

第 36 题 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内容的是 (  )

  

  • A.1950~1980年全球煤炭消费呈持续下降趋势
  • B.1980年世界石油及天然气的消费量约是煤炭消费的2倍
  • C.我国石油及天然气的消费增长迅速,总量已超过煤炭消费
  •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平均状况相同
13

第 33 题 认为封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的著名思想家是 (  )

  • A.黄宗羲
  • B.顾炎武  
  • C.王夫之
  • D.宋应星
15

第 32 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是(  )

  • A.中东波斯湾
  • B.北非
  • C.美洲墨西哥湾
  • D.加勒比海沿岸
16

第 30 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先发生在 (  )

  • A.意大利半岛
  • B.伊比利亚半岛 
  • C.阿拉伯半岛
  • D.巴尔干半岛
17

第 31 题 开辟新航路的两个主要国家是(  )

  • A.西班牙和英国
  • B.英国和法国
  • C.西班牙和葡萄牙
  • D.英国和葡萄牙
18

第 28 题 下面是我国棉花、大豆、玉米、花生四种作物分布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玉米②花生③棉花④大豆
  • B.①花生②玉米③大豆④棉花  
  • C.①玉米②大豆③棉花④花生
  • D.①花生②大豆③棉花④玉米
19

第 29 题 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20

第 27 题 关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人口增长了一倍
  • B.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 C.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20%以下  
  •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有二千多万
21

第 26 题 中共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在下列哪次起义中(  )

  • A.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广州起义
26

第 22 题 下面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我国东西差异主要是水分差异
  • B.我国南北差异主要是气温差异  
  • C.我国自然地理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和地形
  • D.我国东西差异主要是自然差异,南北差异主要是人文差异
27

第 20 题 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的中心在(  )

  • A.中国和阿富汗
  • B.伊朗和阿富汗
  • C.中国和印度
  • D.印度尼西亚和伊朗
28

我国内流河流域与外流河流域的分界线是(  )

  • A.秦岭一淮河一线
  •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
  • 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 D.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9

第 16 题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  )

  • A.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B.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分界线
  • C.农业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0

第 17 题 下列属于韩非子观点的是 (  )

  • A.选举贤能的人做天子、国君和官吏
  •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 C.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1

第 18 题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 (  )

  • A.杯酒释兵权
  • B.推行郡县制
  • C.实行三省六部制  
  • D.实行行省制
32

第 14 题 僧一行的主要成就是(  )

  • A.主持设计并建造了赵州桥
  • B.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出子午线长度
  • C.发明了火药
  • D.写成了《金刚经》
33

第 15 题 1975年邓小平对各条战线进行的全面整顿,实际上是 (  )

  • A.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B.全面否定“左”倾错误路线
  • C.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 D.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4

第 13 题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不包括 (  )

  • A.反对外侵斗争的胜利
  • B.国家富强
  • C.造船技术的进步  
  • D.指南针的使用
35

第 12 题 下列属于活火山的是 (  )

  • A.台湾七星山
  • B.大同附近的火山
  • C.吉林白头山 
  • D.黑龙江五大连池
37

第 11 题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  )

  • A.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
  • B.东部众多荒地未经开垦
  • C.农村人口众多和流动人口带来不良影响 
  • 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  ⊙o⊙
38

第 10 题 我国人口问题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

  • A.人口增长快
  • B.人口年龄构成轻 
  • C.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带来影响
  • D.城市人口比重大
39

第 8 题 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是(  )

  • A.CH<SUB>4</SUB>、NH<SUB>3</SUB>
  • B.C0<SUB>2</SUB>、CO
  • C.C0<SUB>2</SUB>、S0<SUB>2</SUB>
  • D.S0<SUB>2</SUB>、N0<SUB>2&nbsp;&nbsp;&nbsp;&nbsp;</SUB>
40

第 7 题 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吞并了 (  )

  • A.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 B.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 C.奥地利&nbsp;
  • D.波兰
41

第 6 题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之一是(  )

  • A.绝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 B.绝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 C.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稻谷、棉花等
  • D.首都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
42

第 4 题 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 (  )

  • A.原始平等的生产关系
  • B.奴隶制剥削关系
  • C.封建性的生产关系&nbsp;&nbsp;
  • D.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44

第 2 题 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是指 (  )

  • A.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 B.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C.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nbsp;
  • D.没有推翻清朝统治
46

第 1 题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是在 (  )

  • A.1661年
  • B.1662年
  • C.1683年
  • D.16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