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历史地理》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

  • A.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B.加强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巩固社会主义经济
9

下列对"独联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在苏联原加盟共和国独立基础上成立的
  • B.它是苏联全民公决的产物
  • C.它的成立直接导致了"八一九"事件
  • D.它的组成仿效了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做法
10

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根本原因是(  )

  • A.欧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 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
  • C.与美、日分庭抗礼
  • D.摆脱美国的控制
11

沙俄通过什么条约霸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 A.中俄《瑷珲条约》
  •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C.《中俄改订条约》
  • D.中俄《北京条约》
12

在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最多的是(  )

  • A.勃朗峰(40oN,海拔4810米)
  • B.乞力马扎罗山(3oS,海拔5895米)
  • C.文森山(78oS,海拔5140米)
  • D.麦金利峰(63oN,海拔6193米)
13

下列洋流属于西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是(  )

  • A.加那利寒流
  • B.日本暖流
  • C.墨西哥湾暖流
  • D.莫桑比克暖流
14

南宋的首都是(  )

  • A.洛阳
  • B.开封
  • C.临安
  • D.建康
15

由于新的原料、燃料基地而出现的新工业中心是(  )

  • A.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和山东齐鲁化学工业
  • B.德国鲁尔工业区和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区
  • C.我国贵阳炼铝工业和美国休斯敦化学工业
  • D.日本北九州工业区和印度东北工业区
16

我国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灌溉农业区是(  )

  • A.渭河平原
  • B.宁夏平原
  • C.河西走廊
  • D.河套平原
17

下列山脉,是平原和高原分界的是(  )

  • A.长白山、小兴安岭
  • B.阿尔金山、巫山
  • C.太行山、大兴安岭
  • D.昆仑山、天山
18

根据下列各概念的相互关系,图5—3中大圆、小圆和阴影部分依次代表(  )

  • A.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
  • B.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
  • C.能源、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
  • D.能源、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
20

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我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
  • B.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 C.长江中下游地区刚进入梅雨期
  • D.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
21

关于图4—4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脉以北为针叶林,以南为阔叶林
  • B.山脉以北为玉米产区,以南为小麦产区
  • C.山脉以北河流冰期长,以南河流冰期短
  • D.山脉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
22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 A.来势迅猛,破坏性大,但持续时间较短,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
  • B.来势迅猛,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世界各国
  • C.来势迅猛,破坏性仅限于工业领域,且持续时间较短
  • D.来势迅猛,破坏性不如已有的危机,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但持续时间长
24

佛教传人我国的时间是(  )

  • A.西汉初年
  • B.西汉末年
  • C.东汉初年
  • D.东汉末年
25

17世纪在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是(  )

  • A.工人和农民
  •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 D.新贵族和自耕农
26

法国的《民法典》颁布于(  )

  • A.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 B.拿破仑统治时期
  • C.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 D.巴黎公社革命时期
28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B.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9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最主要教训是(  )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 B.必须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 C.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0

海洋表层洋流的动力主要来自(  )

  • A.地转偏向力
  • B.海水密度差异
  • C.岩浆活动
  • D.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
31

关于图3—3中A、B、C、D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处为山峰,C处为山脊
  • B.B处为山脊,D处为盆地
  • C.C处为鞍部,D处为山谷
  • D.D处为鞍部,C处为山谷
32

对比图幅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图,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 A.比例尺大,包括的范围小
  • B.比例尺大,包括的范围大
  • C.比例尺小,内容越详尽
  • D.比例尺小,包括的范围小
33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各项要素成正比的是(  )

  • A.太阳高度角
  • B.各地纬度位置
  • C.大气的厚度
  • D.各地空气温度
35

我们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  )

  •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 B.编译外国书籍,探求西方知识
  • 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 D.领导了禁烟运动
36

下列各组城市中多雨期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加尔各答、休斯敦、开普敦
  • B.悉尼、巴西利亚、圣地亚哥(智利)
  • C.伦敦、阿尔及尔、圣弗朗西斯科
  • D.北京、乌兰巴托、洛杉矶
39

对市场依赖性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 A.钢铁工业
  • B.食品工业
  • C.电力工业
  • D.纺织工业
42

下列关于欧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岸最曲折、平原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平均密度最高的大洲
  • C.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全球面积最小的大洲
  • D.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点显著
43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南北走向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 B.横断山脉
  • C.太行山
  • D.贺兰山
45

引发下列环境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森林减少的是(  )

  • A.臭氧层破坏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生物多样性锐减
46

“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时间是(  )

  • A.1773年12月16日
  • B.1775年4月18日
  • C.1776年7月4日
  • D.1777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