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地理综合科》模拟预测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第 40 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共(  )

  • A.注意经济问题
  • B.注意反冒进和右倾错误
  • C.注意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的经验教训
  • D.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8

第 38 题 新兴工业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业布局的决定性条件是 (  )

  • A.知识技术;洁净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条件
  • B.社会服务和生产协作条件
  •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 D.接近原料产地、能源充足
9

第 39 题 我国油料作物中,播种面积居首位的是 (  )

  • A.芝麻  
  • B.大豆
  • C.油菜
  • D.花生
10

第 37 题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板块张裂活动形成的是 (  )

  • A.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 B.喜马拉雅山  
  • C.东非大裂谷
  • D.太平洋
11

第 36 题 下面对商鞅变法性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是一次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改革
  • B.是一次废除土地私有制度的革新
  • C.是一次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的改革  
  • D.是一次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革新
12

第 35 题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 A.河流的侵蚀
  • B.风化和风蚀作用 
  • C.喀斯特作用
  • D.海蚀作用
13

第 33 题 下列各组国家的首都不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的是 (  )

  • A.加拿大、巴基斯坦、澳大利亚
  • B.伊朗、印度尼西亚、埃及 
  • C.印度、日本、中国
  • D.瑞士、伊拉克、法国
14

第 34 题 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其划分依据是(  )

  • A.地震波速的突然变化
  • B.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 C.各层的厚度不同
  • D.岩浆比重的不同
15

第 32 题 “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

  • A.梁启超  
  • B.黄遵宪
  • C.严复
  • D.冯如
16

第 31 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措施是 (  )

  • A.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并逐步缩小大城市范围
  • B.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 C.在城市的郊区拆除新城和卫星城
  • D.多造高层建筑,尽量减少占地规模 
17

第 30 题 下列跨四类干湿区的省份有 (  )

  • A.川、陕  
  • B.陕、甘
  • C.甘、青
  • D.青、晋
18

第 29 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 A.90°W,80°S
  • B.80°E,40°N 
  • C.10°E,1°S
  • D.180°W,71°N
19

四大盆地中,全部位于外流区域的是 (  )

  • A.塔里木盆地
  • B.准噶尔盆地
  • C.柴达木盆地  
  • D.四川盆地
20

第 27 题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

  • 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
  • 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 
  • C.阴山山脉、吐鲁番盆地
  • 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
21

第 26 题 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 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22

第 25 题 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的自然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海陆分布
  • D.洋流影响
24

第 22 题 关于东南亚气候的论述,正确的是 (  )

  • 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 B.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 C.马来群岛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 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5

第 21 题 明朝后期普遍流通的货币是 (  )

  • A.铜钱
  • B.铁钱
  • C.交子 
  • D.白银
26

第 23 题 二次大战中指挥诺曼底登陆的盟军总司令是 (  )

  • A.罗斯福
  • B.丘吉尔
  • C.杜鲁门  
  • D.艾森豪威尔
27

第 20 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共八大的内容 (  )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 B.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C.提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 D.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28

第 19 题 苏联存在的时间是 (  )

  • A.1917—1991年
  • B.1921—1991年 
  • C.1922—1991年
  • D.1922—1990年
30

第 16 题 下列事件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不包括 (  )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 D.1848年革命爆发 
31

第 17 题 根据下列概念的相互关系,右图中大、中、小圆部分依次代表 (  )

  • A.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 B.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 C.自然资源、能源、石油 
  • D.淡水、河水、自来水
32

第 15 题 铺设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

  • A.空气稀薄
  • B.太阳辐射强
  • C.多冻土层  
  • D.气温低,日较差大
33

第 14 题 明朝的八股取士,使科举制 (  )

  • A.进一步完善
  • B.趋向衰落
  • C.彻底消亡  
  • D.获得新生
34

第 13 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同经度不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同
  • B.同纬度不同经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C.同经度不同纬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 D.同纬度不同经度的地方,气候类型相同 
35

第 12 题 使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事件是 (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中美上海公报签订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36

第 9 题 1921年开始,英国的正式名称为 (  )

  • A.大不列颠王国
  • B.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C.大英帝国
  • D.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37

第 11 题 目前许多大城市生态失衡的关键在于(  )

  • A.绿地面积过少
  • B.人口过度膨胀
  • C.交通拥挤不堪
  • D.物质和能量输入困难
38

第 10 题 下列哪一事件具有明显的群众性和政治性 (  )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B.英国宪章运动 
  • C.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D.六月起义
39

第 8 题 当北京是12月22日时 (  )

  • A.悉尼的白天最短
  • B.北极正值极昼
  • C.罗马正值干旱时期 
  • D.开普敦是炎热干燥时期
40

有关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 A.都是法国移民及其后裔为主的国家
  • B.都是世界上发达的农矿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 C.都是经济欠发达但能源自给有余的国家 
  • D.都是地广人稀但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
41

第 4 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煤炭和石油资源都较丰富的是 (  )

  • A.辽宁、山东 
  • B.山西、云南
  • C.山东、内蒙古
  • D.广西、贵州
42

第 5 题 地球上同一纬度的各地 (  )

  • A.自然带相同
  • B.气候类型相同 
  • C.昼夜长短相同
  • D.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44

第 3 题 甘肃省黄河东南部地区自南向北属于 (  )

  • A.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 B.湿润、半湿润、干旱地区
  • C.干旱、半干旱、湿润地区  
  •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45

第 2 题 下列原始社会遗址中,哪一处已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  )

  • A.山顶洞人遗址 
  • B.半坡氏族遗址
  • C.河姆渡氏族遗址
  • 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
46

第 1 题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 (  )

  • A.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
  • B.东部众多荒地未经开垦
  • C.农村人口众多和流动人口带来不良影响
  • 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