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中国共产党成立
8

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粮食供应危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 B.限制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 C.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
  • D.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9

17世纪发生的英国革命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之一是()

  • A.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 B.天赋人权的主张
  • C.实行宪政的政治体制
  • D.三权分立的原则
10

目前,世界产量最大的咖啡生产国是()

  • A.美国
  • B.巴西
  • C.印度
  • D.中国
12

影响该作物分布的首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 B.地表形态
  • C.热量条件
  • D.水文条件
15

该国首都(甲)一年中的多雨时期在()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16

该国地表自然景观主要为()

  • A.森林
  • B.草原
  • C.荒漠
  • D.沼泽
18

2010年四个省区中人1:1密度最低的是()

  • A.广东
  • B.山东
  • C.河南
  • D.四川
19

三座科学考察站()

  • A.均位于东半球
  • B.其中的昆仑站距南极点最近
  • C.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 D.其中的中山站最靠近南美大陆
22

I、Ⅱ在全球分布面积的比例约为()

  • A.2:8
  • B.3:7
  • C.4:6
  • D.5:5
23

考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表起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B.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
  • C.流水作用弱,地表物质移动慢
  • D.风力侵蚀强,气温日较差大
24

拍摄到此景观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为()

  • A.10:40
  • B.12:10
  • C.16:15
  • D.22:05
26

该河注入()

  • A.北海
  • B.黑海
  • C.咸海
  • D.里海
27

据提供的信息判断,该河()

  • A.水流较平稳,航运价值高
  • B.地处低纬,冬季无结冰
  • C.上游支流少,下游支流多
  • D.干流落差极大,水能极为丰富
30

1964年,勃列H涅夫上台执政,提出在社会主义固有的基础上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取代了赫鲁晓夫的“建设共产主义”的理论。勃列涅夫的理论()

  • A.彻底纠正了赫鲁晓夫的冒进
  • B.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C.体现了勇于改革的精神
  • D.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赫鲁晓夫的理论
31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提出“杜鲁门主义”,被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和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杜鲁门在演说中表示()

  • A.欧洲被铁幕隔开为对立的两部分
  • B.援助土耳其和希腊
  • C.援助西欧复兴以抗衡苏联
  • D.在世界各地抵制“极权政权”的扩张
34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 B.瓦窑堡会议
  • C.遵义会议
  • D.洛川会议
35

在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提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这表明他反对()

  • A.罗马天主教教廷
  • B.国家干预宗教
  • C.人们信仰宗教
  • D.成立教会组织
37

湖北、江西人民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是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 B.北伐战争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40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 A.金田
  • B.永安
  • C.天京
  • D.安庆
41

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是()

  • A.军机处
  • B.总理衙门
  • C.理藩院
  • D.责任内阁
43

两宋时期,在大战之后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北宋与辽国
  • B.北宋与西夏
  • C.南宋与金国
  • D.南宋与元
44

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战乱是()

  • A.七国之乱
  • B.八王之乱
  • C.陈桥兵变
  • D.安史之乱
45

下列各项中,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 B.北京人
  • C.元谋人
  • D.蓝田人
46

“战国七雄”中,源于“三家分晋”形成的是()

  • A.赵国、魏国、燕国
  • B.魏国、燕国、韩国
  • C.燕国、韩国、赵国
  • D.韩国、赵国、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