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大纲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地的有效利用和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材料一 2007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上级审计、监察、组织等部门参与考核”。 2011年7月,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土地管理工作,要求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201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报告。

材料二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某村改变过去村民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统筹规划,在高岗旱地种植高杆苗木,其间套栽小苗、花草,周边围栏,既可护苗,又可在里面养鸡;在洼地修建鱼塘,集中养鱼、养鸭;在中间的旱地修建养猪场。养殖业的废弃物可制成有机肥,有机肥不仅可以育苗、养鱼,剩余部分还可销售。该村由此形成了综合立体开发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每亩土地年收益由改造前亏损或微利变成盈利8500多元,全村年净收入达300多万元。

材料三 2010年某市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他们举办“耕地保护论坛”,积极宣传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主动监督和协助处理违法用地行为;主动整治废旧建筑,建设休闲健身场所,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发挥集体智慧,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又保护了耕地,成为耕地的“第一守护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分别说明党、政府和人大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该村在土地集约经营上成功的经验。(10分)

(若回答“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也可酌情给分)

(3)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农民群众为何能够成为耕地的“第一守护人”。(10分)

2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图4)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0分)

(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10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8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12分)

材料三:

金砖国家多为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且都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21世纪以来,经过各自的努力,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已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列。2012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 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5次会晤,各成员国在贸易、金融、投资等诸多领域妥善处理各种分歧、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

(5)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金砖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共同点,并分析加强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意义。(10分)

(6)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展。(10分)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1689—1755)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遍游欧洲,考察各国制度,潜心著述。他认为,专制就是君王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完全按照自己一个人一时的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法律等于零”。专制君王依靠唯上是从的官吏做爪牙,借助庞大军队和严峻刑罚进行统治,可任意征收重税、没收个人财产。在此制度下,“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与惩罚”。

——摘编自路易?戴格拉夫《孟德斯鸠传》

材料二

严复(1854—1921)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2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的主张在哪些方面与孟德斯鸠相同,有何主要差异。(12分)

12

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政府(  )

①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②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举措     ④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举措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14

2013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北京正式运行,这个系统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证券交易场所,为非上市股份公司的公开转让、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该系统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一起构成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建立,可以(  )

  • A.提高非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 B.优化非上市公司组织结构
  • C.降低非上市公司管理费用                      
  • D.拓宽非上市公司融资渠道
15

人们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汇票结算的是:(  )

  • A.某人支付网络购物货款800元         
  • B.某企业支付外地供应商货款200000元
  • 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务费10000元    
  • D.某培训机构支付本地专家劳务费5000元
16

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

  • A.增加货币发行量                 
  • B.扩大政府开支
  • 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 D.增加政府税收
17

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

  • A.5元 9000万元                                      
  • B.10元 9000万元
  • C.5元 18000万元                                    
  • D.10元 18000万元
18

19世纪60年代中期,普鲁士政府提出军事改革议案,要求扩充常备军、延长服役期、增加税收与军费,遭到议会强烈反对。这一斗争反映出(  )

  • A.国内市场不统一导致严重政治分歧
  • B.普鲁士内部存在统一方式之争
  • 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
  • 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于反统一之争
19

《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在现代国际文件中,该宪章首次提出的主张是(  )

  • A.维持世界和平                   
  • B.保障民族自决
  • C.尊重国家主权                   
  • D.消除世界贫困
20

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  )

  •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 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
21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 B.人口急剧膨胀
  •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2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

  •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23

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

  •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24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 A.缓和土地兼并                   
  • B.促成社会分化
  • C.强化社会控制                   
  • D.发展商品经济
25

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

  • A.增加赋税       
  • B.澄清吏治   
  • C.培养人才      
  • D.充实边防
26

《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

  •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27

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

  • A.无为而治       
  • B.轻徭薄赋   
  • C.崇尚节俭      
  • D.民贵君轻
28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

  •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29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 A.赤道附近
  • B.大洋中部
  • C.中、低纬近海
  • D.高纬近海
32

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4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38

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 A.几乎没有降水
  • B.植被截留降水
  • C.降水大量下渗
  • D.人工拦截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