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后者考虑了时间价值的因素
- B.后者考虑了投资风险的因素
- C.后者考虑了贴现率变化的影响
- D.后者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
- A.债券的价格与债券的收益率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 B.当债券的收益率不变时,债券的到期时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同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 C.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临近,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减少,并且是以递减的速率减少
- D.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债券的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 A.传统理论
- B.净利理论
- C.营业净利理论
- D.融资偏好次序理论
- A.322万元
- B.1 078万元
- C.1 818万元
- D.6 087万元
- A.估价比率
- B.特雷纳测度
- C.詹森测度
- D.夏普测度
- A.允许卖空标的证券
- B.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
- C.在衍生证券有效期内标的证券没有现金收益支付
- D.证券交易是连续的,价格变动也是连续的
- A.固定利率债券
- B.浮动利率债券
- C.指数债券
- D.零息债券
- A.0.476年
- B.0.345年
- C.0.416年
- D.0.384年
- A.美元汇率的脆弱性
- B.各国货币当局对美国政府的不信任性
- C.美元负债与黄金的兑换比例的矛盾
- D.“劣币驱逐良币”的客观规律的存在
- A.银行同业拆借
- B.回购协议
- C.票据贴现
- D.信托业务
- A.该国的公民
- B.外国驻该国使领馆参赞
- C.在该国境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
- D.总部设在该国境内的国际性机构
- A.在托宾模型中,人们以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保存资产
- B.托宾模型假设投资者一般都是风险中立者
- C.托宾模型考虑了人们避免交易成本的动机
- D.托宾曲线证明了利率与货币投机需求之间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 A.货币供应量
- B.国民收入
- C.利率
- D.预期通胀率
- A.89美元
- B.96美元
- C.165美元
- D.187美元
- A.交易量
- B.手续费
- C.利率
- D.交易量的平方根
- A.前者衡量的是系统风险,后者衡量的是非系统风险
- B.前者衡量的是非系统风险,后者衡量的是系统风险
- C.两者衡量的都是系统风险
- D.两者衡量的都是非系统风险
- A.债券价格随预期收益率波动的幅度越小
- B.债券价格随预期收益率波动的幅度越大
- C.债券价格随预期收益率波动的幅度保持不变
- D.债券价格随预期收益率波动的幅度与债券的息票率无关
- A.成交的当日
- B.成交后的第一个营业日
- C.成交后的第二个营业日
- D.成交后的第三个营业日
- A.债券发行所在地国的中央银行
- B.发行者所在地国的中央银行
- C.承销辛迪加
- D.财政部
- A.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BP曲线的斜率越大
- B.一国的对外贸易乘数越大,则BP曲线的斜率越小
- C.一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越大,则BP曲线的斜率越大
- D.一国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则BP曲线的斜率越大。
- A.“货币幻觉”在短期内不成立,在长期内成立
- B.“货币幻觉”在短期内成立,在长期内不成立
- C.“货币幻觉”在短期和长期均成立
- D.“货币幻觉”在短期和长期均不成立
- A.15万元
- B.20万元
- C.40万元
- D.63.7万元
- A.一方赢,一方输
- B.双方均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 C.双方均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 D.没有一方赢,也没有一方输
- A.当LM曲线斜率保持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 B.在一般情形下,当IS曲线斜率保持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 C.在极端古典主义情形下,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 D.在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形下(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 A.为生产同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 C.不管投入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 A.平均成本曲线
- B.边际成本曲线
- C.边际收益曲线
- D.平均不变成本曲线
- A.P>MC
- B.P>MC
- C.MR>MC
- D.MR<MC
- 38
-
序数效用论认为()。
- A.商品的效用可以准确衡量
- B.商品的效用取决于它的价格
- C.商品的效用可以比较
- D.商品的效用不可比较
- A.技术水平
- B.投入品价格
- C.自然特点(如气候状况)
- D.小麦的价格